Workflow
招牌果
icon
搜索文档
百果园的真问题
经济观察报· 2025-08-18 19:08
品牌定位与商业落地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提出"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言论引发舆论风暴,被解读为高姿态宣言[2] - 公司战略从2019年"大生鲜"转向"高品质水果专家与领导者",但定位转换未能解决实际运营问题[2][4] - 高端定位未带来预期效果:2024年关闭966家门店,会员人数从117万降至85.4万(降幅27.1%)[4] 加盟模式挑战 - 全国数千家门店中直营店仅十余家,加盟模式虽实现快速扩张但难以保证品质统一[3] - 水果行业对冷链运输、温湿度控制等环节要求极高,加盟商在利益与成本压力下易出现执行偏差[3][4] - 公司面临加盟商不满情绪积累,包括高提成、压货和退货成本等问题[4] 品牌升级尝试 - 通过礼品化包装提升情感价值与溢价空间[4] - 推出"招牌果"系列强调原产地与种植技术差异化[4] - 进行视觉系统升级,统一线上线下专业形象[4] 行业普遍问题 - 中国消费品牌普遍存在过度依赖"教育消费者"来塑造品类心智的误区[5] - 企业常将复杂战略简化为重复性口号,但实际品牌建设需要长期品质与运营一致性[5][6] - 真正威胁品牌的是流失的消费者而非可见投诉,需关注未归来的"被击落战机"[5][6] 核心观点 - 品牌占据品类需依靠时间、品质、效率与一致性,而非口号或消费者教育[1][5] - 运营能力缺失导致定位与落地脱节,百果园案例显示高端定位需要完整供应链支撑[3][4] - 消费者离开比差评更危险,单纯追逐心智占领的战略具有高风险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