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拼多多全站推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全站推的「待解之题」
雷峰网· 2025-04-02 15:17
核心观点 - 电商平台流量再分配运动涉及多方博弈,复杂度远超竞争对手 [1] - 拼多多全站推渗透率已达80%,阿里妈妈全站推渗透率仅10%-20%,目标30% [2][3] - 阿里面临品牌与白牌商家流量分配难题,战略频繁调整影响全站推效果 [11][14][15] - 拼多多全站推贡献55%广告收入,阿里全站推尚未显著提升CMR [2][19][20] - 阿里商业结构复杂导致全站推天花板低于拼多多 [16][21][23] 流量再分配难度 - 淘宝80%流量难以通过广告直接获取,白牌商家依赖免费流量 [6] - 阿里需打破20年形成的免费流量机制,推动付费与自然流量协同 [7][8] - 跨部门协调困难,商业化与用户增长团队存在冲突 [8][9] - 合并广告产品涉及业务调整和人员调动,复杂度极高 [10] - 需平衡工厂/品牌/经销商等多方利益,远超拼多多复杂度 [10] 白牌与品牌平衡 - 淘天2024年战略转变,从绝对低价转向GMV分配 [11] - 流量分发逻辑从"价格力+服务"变为"质量+价格+服务" [11][15] - 品牌旗舰店与全站推广价格冲突,形成内部矛盾 [11][14] - 天猫与淘宝业务线争夺资源,流量分配左右为难 [14][15] - 拼多多通过机器算法解决类似问题,效率更高 [15] 商业化效果 - 拼多多全站推上线后单季度营销收入增速从未低于50% [18] - 阿里2024Q4 CMR同比增长9.4%,但全站推贡献不明显 [19][20] - 阿里商家广告预算有限,需兼顾品牌广告需求 [20] - 阿里公私域流量混合,私域流量无法商业化 [20][21] - 拼多多ROI更高,低价投放直接带来GMV增长 [23] 未来展望 - 阿里上线直播全站推,提升品牌货盘重要性 [25] - 采取差异化策略,动态平衡白牌与品牌流量 [25] - 预计商家覆盖度将逐步提升,但进程缓慢 [25] - 终局商业化效果预计不及拼多多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