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量再分配
icon
搜索文档
小红书试图反攻微信长文生态
36氪· 2025-07-13 09:15
小红书长文功能升级 - 小红书上线支持长文功能 不仅支持写几千字 还能自动切片、排版 用AI生成封面和摘要 [1] - 编辑页只需粘贴文字、起标题、选排版风格 系统一键生成图文并茂的"杂志风"长文 提供六种视觉模板可实时预览效果 [2] - 长文功能看似工具升级 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内容驯化实验 把内容控制在平台视觉逻辑里 不让文字拥有真正自由表达空间 [8] 平台内容策略对比 - 微信生态中"审美权"被懂排版的人掌控 形成内容世界的"技术门槛" 把创作者分成专业作者和素人两类 [9][10][11] - 小红书用AI模板把"审美"标准化 用户只需选风格 系统自动搞定排版 降低创作门槛 但导致创意被压缩 内容趋同 [13][14][15] - 微信维护"专业主义"生态吸引高端品牌广告 小红书降低门槛扩大内容基数提升流量变现效率 [18] 平台入口设计策略 - 微信尝试用"小绿书"功能复制小红书 但出现场景混乱和交互割裂 用户认知负担重 最终成为"无效围剿" [19][20] - 小红书长文功能几乎没有"新功能"感 发布流程与普通笔记一致 内容以卡片形式呈现 保持用户滑动动作和阅读节奏不变 [21] - 小红书封面摘要采用"三秒法则" 刺激点击欲望 模糊"长内容"和"短内容"边界 让所有内容进入同一流量池 [22][23] 内容平台发展趋势 - 微信公众号文章平均打开率从2017年10%降至2024年0.5%-2% 显示内容范式断层 [24] - 抖音把所有内容塞进15秒视频框架 导致知识类内容被拆解成快餐式片段 创作者为流量放弃艺术表达 [25] - 小红书用"视觉工业化"+"行为寄生"方式重新定义内容体验 让用户在不察觉中接受新规则 [25][26] - 掌握"视觉表达权"就掌握"好内容"定义权 因内容消费本质是"视觉行为" [27]
阿里全站推的「待解之题」
雷峰网· 2025-04-02 15:17
核心观点 - 电商平台流量再分配运动涉及多方博弈,复杂度远超竞争对手 [1] - 拼多多全站推渗透率已达80%,阿里妈妈全站推渗透率仅10%-20%,目标30% [2][3] - 阿里面临品牌与白牌商家流量分配难题,战略频繁调整影响全站推效果 [11][14][15] - 拼多多全站推贡献55%广告收入,阿里全站推尚未显著提升CMR [2][19][20] - 阿里商业结构复杂导致全站推天花板低于拼多多 [16][21][23] 流量再分配难度 - 淘宝80%流量难以通过广告直接获取,白牌商家依赖免费流量 [6] - 阿里需打破20年形成的免费流量机制,推动付费与自然流量协同 [7][8] - 跨部门协调困难,商业化与用户增长团队存在冲突 [8][9] - 合并广告产品涉及业务调整和人员调动,复杂度极高 [10] - 需平衡工厂/品牌/经销商等多方利益,远超拼多多复杂度 [10] 白牌与品牌平衡 - 淘天2024年战略转变,从绝对低价转向GMV分配 [11] - 流量分发逻辑从"价格力+服务"变为"质量+价格+服务" [11][15] - 品牌旗舰店与全站推广价格冲突,形成内部矛盾 [11][14] - 天猫与淘宝业务线争夺资源,流量分配左右为难 [14][15] - 拼多多通过机器算法解决类似问题,效率更高 [15] 商业化效果 - 拼多多全站推上线后单季度营销收入增速从未低于50% [18] - 阿里2024Q4 CMR同比增长9.4%,但全站推贡献不明显 [19][20] - 阿里商家广告预算有限,需兼顾品牌广告需求 [20] - 阿里公私域流量混合,私域流量无法商业化 [20][21] - 拼多多ROI更高,低价投放直接带来GMV增长 [23] 未来展望 - 阿里上线直播全站推,提升品牌货盘重要性 [25] - 采取差异化策略,动态平衡白牌与品牌流量 [25] - 预计商家覆盖度将逐步提升,但进程缓慢 [25] - 终局商业化效果预计不及拼多多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