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收纳培训
icon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服务“触手可及”,托起“家门口”就业梦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07:12
就业服务创新 - 多地加快"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 通过技能培训 直播带岗 智能岗位推送等方式为求职者提供便利 [1] -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部分求职者技能与岗位需求错位导致"有人无岗" 同时企业面临"有岗无人"困境 [1] - "15分钟就业服务圈"旨在将就业服务资源直接送到居民身边 通过精准匹配助力求职者在居住地附近就业 [1] 政策支持与数字化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发布意见 提出20条服务举措 包括健全基层就业服务网点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1] - 政策强调要强化数字赋能的服务方式 提升信息服务全面性 职业指导专业性 就业创业服务精准性 [1] - 杭州依托"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 提供智能化 精细化 实时化就业服务 [2] 地方实践案例 - 北京石景山区试点建设零工驿站 开设电商直播 视频剪辑等实用性技能培训 [2] - 内蒙古创新"就业+"模式 将招聘会搬进商场 夜市 庙会 社区 校园等场景 [2] - 浙江杭州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家门口"就业服务 [2] 服务效果与价值 - 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能降低求职招聘成本 提升人岗对接效率 缓解结构性矛盾 [2] - 就业服务站点推动惠民政策与优质服务"触手可及" 提升人力资源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匹配度 [2] - 技能培训如视频剪辑 直播带货 烘焙 收纳等帮助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 增加就业选择 [2] 未来优化方向 - 需根据不同地域资源禀赋 社区人员结构 劳动者年龄层次与技能水平差异因地制宜提供服务 [3] - 农民工返乡就业集中地区可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开发岗位 工业化城镇化发达地区可侧重职业技能培训 [3] - 通过多层次 个性化技能培训帮助求职者提升竞争力 实现"好就业""就好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