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5分钟就业服务圈
icon
搜索文档
家门口如何“圈住”好工作
河南日报· 2025-07-04 07:30
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 郑州经开区中烟社区乐业小站提供政策推介、就业创业指导、求职登记、就业帮扶、职业培训等精细化服务,助力劳动者在家门口就业 [1] - 乐业小站通过自助终端机搭建求职招聘对接通道,用户可快速完成个人信息上传或用工信息登记 [1] - 餐饮企业通过乐业小站解决用工难题,工作人员主动上门登记需求并通过招聘会、直播带岗、微信群发布信息等多种形式提供服务 [1] 就业服务网络布局 - 郑州经开区在人口密集社区布局8个乐业小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通过数字赋能破解就业供需矛盾 [2] - 河南省建立"1+19+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推行"15分钟就业服务圈",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就业服务站在县乡村因地制宜建设 [2] - 商丘市睢阳区打造三级联动网络,包括区级零工市场、20个镇街零工驿站和349个村社家门口服务站,实现就业服务全域覆盖 [3] 就业服务成效 - 商丘市睢阳区今年以来发布用工信息3439条,开发岗位7370个,促成就业协议签订4685份 [3] - 截至5月底,河南省新改建336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改造建设零工市场或零工驿站1135个,基本实现县(市、区)服务全覆盖 [3] - 就业服务平台促进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就业困难群体倾斜 [3]
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呼和浩特市将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内蒙古日报· 2025-06-18 09:58
就业服务站建设 - 呼和浩特市已在高校、商圈等地建成20个特色就业服务站,集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 [1] - 首批就业服务站点包括赛罕区金游城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将就业服务前移至一线,架起企业与求职者精准对接的桥梁 [1] - 高校就业服务站如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留呼就业服务站,提供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服务 [1] 商圈就业服务站成效 - 回民区万达广场、玉泉区七彩城、新城区润宇建材城等5家商圈就业服务站将商业繁华区转化为求职集聚区 [2] - 商圈服务站提供沉浸式、社交化招聘体验,满足青年求职群体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2] 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协同 - 已开展线上直播带岗活动265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 2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3 9万人次 [2] - "青城职聘"微信公众号集成找工作、招人才、招聘会三大模块12项服务功能 [2] - 全市建成10个特色直播间,常态化开展线上带岗活动 [2] 未来规划 - 呼和浩特市将聚焦打造一批基础条件好、服务人数多、服务质量优的样板服务站 [3] - 持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形成促就业一盘棋格局,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3]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招培就”全链条服务模式
齐鲁晚报网· 2025-06-11 22:51
职业培训项目成效 - 东营市华辰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和东营市黄河口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联合开展为期4天的养老护理员"特训营",帮助35名失业人员及农村转移劳动者实现从"求职迷茫"到"高薪护工"的转型 [1] - 培训采用"理论授课+模拟实操"模式,覆盖职业道德、老年人身心护理、卫生照料、饮食照料等内容,并通过临床案例讲解和模拟教具分组练习确保学员掌握技能 [1] - 参训学员中45岁的李大姐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护理知识,还直接获得就业机会,解决了此前因缺乏专业技能导致的工作不稳定问题 [1] 就业服务模式创新 - 开发区推出"靶向培训+精准送岗"模式,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社区网格群收集居民培训意愿,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课程包" [2] - 打造"培训+结业+就业"服务闭环,结业仪式与专场招聘会同场举办,35名学员中已有15名通过考核并签订劳务协议,实现直接就业 [2] - 开发区深化"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构建"四位一体"服务体系,涵盖需求画像、能力提升、就业对接和生涯发展支持 [2]
焦点访谈|探索“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各地交出家门口就业的亮眼答卷
央视网· 2025-06-10 21:52
就业服务创新模式 - 郑州经开区建立8个乐业小站,构建辐射29个街道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实时发布用工岗位38000余个 [5][6][9] - 河南信阳淮滨县搭建"1+25"服务体系(1个县级零工市场+25个村级驿站),已帮助1万多人就业,解决农村劳动力与企业用工信息不对称问题 [10][12][13] - 上海临港新片区针对青年群体设立社区就业服务站,提供职业规划、无人机操控等新兴技能培训,并创新"歌会+人才市集"夜间招聘模式 [15][17][20] 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 郑州乐业小站对接外贸和物流企业用工需求,为求职者提供汽车主播等岗位培训,填补技能缺口 [5][7] - 淮滨县村级零工驿站联动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通过智能终端快速匹配用工需求,如服装企业紧急订单用工培训 [12] - 上海青年创校开展产业游学和企业实训,针对金桥开发区需求开设电商运营等课程,预匹配学生与企业实习岗位 [22] 行业用工数据 - 郑州经开区乐业小站数据显示:582家企业提供11623个岗位,求职者达15839人,供需缺口最大职业为保洁员(缺口3000人) [6] - 上海临港新片区聚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2024年计划提供超3万个岗位,已吸引13万青年人才 [15] 服务模式升级 - 就业服务站提供"先体验-后培训-再考证"路径,如汽车维修专业培训+见习岗位推荐,提升青年实践能力 [18] - 自助求职机和线上小程序应用拓展服务场景,实现岗位智能筛选与远程对接 [9][20]
中经评论:服务“触手可及”,托起“家门口”就业梦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07:12
就业服务创新 - 多地加快"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 通过技能培训 直播带岗 智能岗位推送等方式为求职者提供便利 [1] -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部分求职者技能与岗位需求错位导致"有人无岗" 同时企业面临"有岗无人"困境 [1] - "15分钟就业服务圈"旨在将就业服务资源直接送到居民身边 通过精准匹配助力求职者在居住地附近就业 [1] 政策支持与数字化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发布意见 提出20条服务举措 包括健全基层就业服务网点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1] - 政策强调要强化数字赋能的服务方式 提升信息服务全面性 职业指导专业性 就业创业服务精准性 [1] - 杭州依托"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 提供智能化 精细化 实时化就业服务 [2] 地方实践案例 - 北京石景山区试点建设零工驿站 开设电商直播 视频剪辑等实用性技能培训 [2] - 内蒙古创新"就业+"模式 将招聘会搬进商场 夜市 庙会 社区 校园等场景 [2] - 浙江杭州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家门口"就业服务 [2] 服务效果与价值 - 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能降低求职招聘成本 提升人岗对接效率 缓解结构性矛盾 [2] - 就业服务站点推动惠民政策与优质服务"触手可及" 提升人力资源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匹配度 [2] - 技能培训如视频剪辑 直播带货 烘焙 收纳等帮助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 增加就业选择 [2] 未来优化方向 - 需根据不同地域资源禀赋 社区人员结构 劳动者年龄层次与技能水平差异因地制宜提供服务 [3] - 农民工返乡就业集中地区可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开发岗位 工业化城镇化发达地区可侧重职业技能培训 [3] - 通过多层次 个性化技能培训帮助求职者提升竞争力 实现"好就业""就好业" [3]
近1400场招聘会、15分钟就业服务圈……北京这样破解就业难题→
央视新闻· 2025-05-30 12:19
就业服务活动 - 北京市今年已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多个专项活动,前4个月累计举行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近1400场 [1] - 北京市持续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加快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 [1] - 5月26日北京丰台区举办小型人才招聘会,求职者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互动 [2] 就业服务设施 - 北京顺义区光明街道就业驿站配备智能终端,求职者可查询招聘信息和会场次 [5] - 工作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开展定向职业技能培训,如短视频制作、收纳师等 [5] - 顺义区提供国家级职业指导师一对一服务,帮助求职者成功就业 [5] 数字化就业平台 - 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4月完成技术升级,支持AI优化简历和线上职业指导专家预约 [7] - 平台已在线服务求职者76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10万家次 [7] - 北京市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应用,打造3公里半径就业服务圈 [9] 政策支持 - 北京在高校设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举办创业大赛帮助项目落地转化 [9] - 建立毕业生创业帮扶机制,鼓励以创业带就业 [9] - 升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降低门槛并提高授信额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9]
镇江“双轨护航”困难群体就业 公益岗位+精准服务
镇江日报· 2025-05-28 07:42
就业援助政策 - 2025年计划援助就业困难人员6000人 截至4月底已完成2438人再就业 完成年度目标的40 63% [1] - 开发保绿保洁 残疾人之家 保安等公益性岗位 已安置24人上岗 [2] - 建立退出保障机制 对退出公益性岗位后转为单位就业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 对仍失业家庭衔接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 [2] 招聘活动成效 - 1至3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47场次 发布岗位信息7 47万个 达成就业意向1 32万人 [2] - 联合954家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服务 解决用工培训等难题592条 [2] - 累计为2 14万人次提供免费职业指导 技能培训等服务 [2]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依托现有20个及新增1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3] - 1至4月完成失业登记1 8万人次 为每人定制岗位信息 政策咨询 培训推荐三张清单 [3] - 建立失业登记-岗位匹配-技能提升-跟踪回访全链条服务机制 [3] 未来规划 - 将持续扩大公益性岗位规模 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3] - 依托大数据精准推送岗位 确保就业困难人员有岗上 有技学 有保障 [3]
市人社局负责人做客“民生访谈”回应关切 打造大家的“乐业之城”
解放日报· 2025-04-29 09:36
就业市场情况 - 一季度上海市城镇新增就业14 63万人 同比增加0 76万人 [2] - 上海人社部门已举办680多场招聘活动 提供就业岗位18 2万个 同比增长20% [2] - 2025年上海计划建成50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站点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 - 202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4 6万人 [2] - 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1次政策宣传 1次职业指导 3次岗位推荐 1次培训/见习推荐) [2] 女职工就业政策 - 上海推出女职工产假补贴政策 用人单位社保缴费可获50%补贴 持续6个月 [3] - 已有4000多人受益于"生育友好岗"试点项目 [3] - 对设立"生育友好岗"的用人单位将提供"一企一策"服务 [3] 养老金政策 - 上海将按照国家部署增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从2024年1月起补发 [3] 高技能人才培养 - 2024年上海计划培养高技能人才5万人 一季度已完成2万人 [4] - "十四五"期间上海计划累计培养超过20万名高技能人才 [4] - 推动应用型高校课程与技能培训证书贯通 [4] 新就业形态保障 - 上海将4个行业7家头部平台企业的138万名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4] - 开通线上申请渠道实现"全程网办" 医药费报销等可线上自动流转 [5]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待遇实现免申即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