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NVM存储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8-07 15:01
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情况 - 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共有七位科学家获奖 分别来自生命科学奖 物质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1] - 生命科学奖授予季强 徐星 周忠和 表彰其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1] - 物质科学奖授予方忠 戴希 丁洪 表彰其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及实验实现方面的贡献[1]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授予卢志远 表彰其率先开发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并推动在人工智能 移动通信 云计算及边缘计算等领域的应用[1] 奖项设立与历史 - 未来科学大奖自2016年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设立 关注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1] - 奖项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 设置生命科学奖 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1] - 单项奖金约720万元人民币 等值100万美元[1] - 2016年至今共评选出46位获奖者 均来自生命科学 物理 化学 数学 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1]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方忠、戴希、丁洪、卢志远获奖
新浪科技· 2025-08-06 11:09
生命科学奖获奖成就 - 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奖 该发现将假说转化为被广泛接受的理论[1][3] - 1990年代季强和陈丕基报道中国辽西地区首例带羽毛非鸟恐龙化石 开启相关发现序幕[3] - 徐星和周忠和研究恐龙到鸟的过渡物种 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和解剖学研究建立形态功能链接[3] 物质科学奖获奖成就 - 方忠、戴希、丁洪因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与实验实现获奖 该发现被视为凝聚态物理领域突破性进展[1][4] - 方忠与戴希开发计算方法率先预测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材料/Weyl半金属等材料[5] - 丁洪通过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首次实验验证Weyl费米子存在 其方法被全球科学家广泛采用[5]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成就 - 卢志远因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度/数据可靠性领域的发明获奖[1][9] - 开发高密度每单元4比特NVM存储/微缩至深度纳米BE-SONOS器件/三维单栅垂直沟道结构NVM[9] - 研发具备片上自修复功能的高可靠性存储及三维NOR闪存技术 推动人工智能/移动通信/云计算应用[9] 奖项基本信息 -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 单项奖金约720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10][11] - 2016年至今共评选46位获奖者 获奖工作需具备原创性/国际影响力且主要在中国地区完成[11] - 2025年大奖周将于10月22日-26日在香港举行 含科学峰会/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