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拓扑电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中国诺奖”2025未来科学大奖,公布
机器人圈· 2025-08-07 18:09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 季强 、徐星、周忠和 自1868年Thomas Huxley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设想以来,该观点长期存在争议。1970年代,John Ostrom重新 复活该假说,并提出鸟类源自一种小型虚骨龙类恐龙。1990年代,季强和陈丕基(已故)分别报道了发现于中国 辽西地区的世界上首例带羽毛的非鸟恐龙化石,开启了带羽毛恐龙化石发现的序幕。徐星和周忠和发现并研究了 一系列从恐龙到鸟的过渡物种。他们通过系统发育分析、解剖学研究和功能推测,从形态和功能上建立了恐龙和 鸟类之间的链接,为鸟类是兽脚类恐龙的一个演化支系提供了确切证据。他们的系列工作将"鸟类起源于恐龙"从 假说转化为被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 季强 中国地质科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 2025年8月6日(星期三)上午10:00,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香港两地共同举办 2025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 ,正式揭晓2025年"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名单,并就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 议程进行官方发布。 季强、徐星、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 方忠、戴希、丁洪 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 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奖"。 未来科学 ...
华科大校友方忠荣获2025未来科学大奖
长江日报· 2025-08-07 09:17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情况 - 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7位科学家获奖 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方忠[1] - 物质科学奖授予方忠、戴希、丁洪 表彰其在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及实验实现的贡献[1][3] - 生命科学奖授予季强、徐星、周忠和 表彰其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2]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授予卢志远 表彰其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领域的发明贡献[2] 获奖科研成果价值 - 拓扑电子材料结合数学拓扑学与电子材料功能性 在自旋电子学、量子计算、能源技术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1] - 我国在物理学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包括高温超导、拓扑物态、量子科技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技术也源于物质科学研究[1] - 获奖成果涵盖深奥的拓扑电子材料、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 以及大众感兴趣的"鸟类起源"化石证据[2] 奖项设置与历史 - 未来科学大奖设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3个奖项 单项奖金100万美元[4] - 奖项设立10年来 已有46位科学家获奖 包括袁隆平等知名学者[4] 获奖者背景 - 方忠1970年出生于湖北 1996年获华中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从事物理学研究30余年[1] - 方忠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戴希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丁洪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1]
2025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揭晓:方忠、戴希、丁洪获奖
新浪科技· 2025-08-06 10:40
2025未来科学大奖发布会 - 2025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香港两地共同举办 [1] - 正式揭晓2025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名单 [1]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 - 2025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为方忠、戴希、丁洪 [1] - 获奖理由:表彰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做出的贡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