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化风电场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无人化风电场来了
中国经济网· 2025-10-14 07:40
无人化风电场运营模式转型 - 管理模式从依赖人工升级为人机协同,运维方式从人工巡检转变为机器巡检,检修策略从被动响应优化为预警维护 [1] - 一个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传统风电场需配备1名场站负责人及8-9名检修人员,而无人化解决方案以无人值守、远程集控、智能诊断为核心重塑管理模式 [2][3] - 若某区域有5座5万千瓦风电场全面应用L3级无人化运维解决方案,全域可比传统场站节省用工20人,显著提升人机效能 [3] 智能化运维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智能巡检无人机可在不到15分钟内完成上百个点位的日常巡检任务,利用热红外和光学影像设备迅速识别设备故障 [2] - 以往需要两周完成的巡检工作,现在仅需一周就能高效完成,通过无人机、机器狗等智能设备实现机器巡检 [2] - 智能运检系统可随时切换展示无人机自动巡检画面、规划飞行路径与实际航迹,实现可视化监控 [2] “云边端”三级架构技术体系 - “云”层级为位于公司总部的数据中心,汇聚全国风电场数据与算法,负责深度思考和全局决策 [5] - “边”层级为新能源场站本身,扮演现场经理角色,管理智能设备并进行本地化分析,同时可向云端求助 [5] - “端”层级包括无人机、机器狗、传感器和摄像头,负责实时感知现场信息并执行指令 [5] 行业经验标准化与知识传承 - 工程师的宝贵经验被编译成算法整合到云端算法库,解决传统运维模式中经验随人员离职而失传的痛点 [6] - 依托云端与边端资源互通机制,已证实的有效运维经验可实现“无限复制”,达成“一地创新,全网共享” [6] - 2025年7月发布行业内首部《智能场站规范化建设推广白皮书》,为行业提供智能场站建设行动指南和标准范式 [7] 智能化转型路径与推广策略 - 技术推广采取循序渐进策略,在同利第三风电场完成试点验证后,于宁夏、甘肃、青海推广建设新能源无人化场站 [7] - 无人化场站建设方案需根据各电场管理侧重进行差异化定制,不必完全追求无人化,应先满足高频巡检需求再逐步推进智能化替代 [8] - 未来风电管理将从分散式向集约化转型,实现人力资源、备件资源、数据资源的跨场站优化配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