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白兔记·养子》

搜索文档
苏州今年起实施传统折子戏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
苏州日报· 2025-08-22 08:30
政策支持与规划 - 苏州市出台全国首部针对戏曲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并制定《苏州传统戏曲折子戏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以系统性保护昆曲艺术 [1] - 计划通过开展传统折子戏整理记录、恢复提升、人才培养、传播推广四大工程推动昆曲传承 目标为三年内传承60个折子戏和3部大戏 [1][4] - 政策以实打实的鼓励和支持措施推动传承工作 包括数字化记录和建立档案等现代化手段 [4][7] 传承实施与人才培养 -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通过"名师带徒"模式开展传承 老艺术家如王芳、赵文林等亲自教授青年演员经典折子戏如《养子》《惊梦》等 [2][3][6] - 传承工作涵盖多个行当和剧目 例如正旦戏《养子》和闺门旦与正旦的行当转换训练 注重动作、气息和情感表达的细节教学 [2][6][7] - 老艺术家群体包括汪世瑜、岳美缇、计镇华等 与中青年表演艺术家俞玖林、唐荣等共同参与教学 确保原汁原味的技艺传承 [5][6] 艺术价值与传承理念 - 昆曲被强调蕴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和浩荡的气 其艺术魅力通过经典折子戏如《牡丹亭》《白兔记》等体现 并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5] - 传承注重原汁原味保留经典 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如教学视频和演出录像建立档案 为后世研究和学习留存珍贵资料 [5][7] - 教学过程中强调自然度与角色深刻理解 例如王芳教授学生通过凝聚气息和情感来呈现角色内在 引导青年演员进入艺术胜境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