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裴裴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加速布局养老场景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7:10
重庆AI与金融融合 - 重庆依托消费金融先发优势,推动AI在普惠金融、安全风控、客户服务等全链条业务环节的创新应用,实现人工智能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实质性突破 [1] - 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探讨具身智能技术产业化前景,该技术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为驱动经济新动能的核心力量之一 [1]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需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完善养老金融政策以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1] 具身智能与养老金融 - 具身智能(如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正与金融服务融合,尤其在养老金融领域构建综合服务生态圈,赋能机构养老和陪伴机器人等场景 [2] - 中国已成为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重要市场,技术快速成熟并进入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展现巨大增长潜力 [2] - 马上消费研发的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裴裴"在重庆第一社会福利院试点落地,兼具情感陪伴与金融教育功能 [2] 老龄化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占总人口22%),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政策要求加快人形机器人、AI等技术在养老领域的研发应用 [3] - 养老金融与区块链、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成为金融行业重大课题,建议运用AI反诈技术构建防骗屏障 [3]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部署2025—2027年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工作,为具身智能养老提供政策指引 [5] 智慧养老技术发展 - 《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智慧养老通过情感计算、大数据预测、社区互联等创新手段构建全场景关怀生态,重新定义"老有所依" [4] - 技术需平衡人工智能精准性与人类情感复杂性,同时兼顾伦理约束,这是智慧养老持续演进的核心命题 [4] - 重庆金融监管局推出"22条"科技金融举措,推动"金融+科技"融合,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信贷可得性 [6] 市场机遇与挑战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万亿级,具身智能技术有望深度重塑养老产业格局 [8] - 当前挑战包括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互通困难、隐私安全风险以及价格接受度低(64%老人预算在1万元以内,AI陪伴机器人接受度仅6%) [8] - 具身智能在机构端(to B)的市场爆发可能早于家庭端(to C),需通过规模效应逐步向普惠化服务转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