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运营服务平台
搜索文档
押运营or守制造?工商储的战略分野
行家说储能· 2025-09-23 11:17
行业战略转型趋势 - 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价值驱动,进入后市场化时代,运营能力成为竞争关键[2] - 工商业储能厂商面临关键战略抉择:是坚守硬件设备制造,还是向投资与运营延伸以构建更完整产业布局[2] - 根据调研数据,约42.11%的企业专注于设备或组件供应,10.53%的企业从设备延伸至运营,10.53%采取"以投带卖"策略,26.32%全面参与投资、设备供应及运营,仅10.53%仅从事投资与运营[3] 专一派战略:专注单一赛道 - 超过4成企业强调术业有专攻,专注于设备/组件,通过自研运营管理平台为运营商提供支持[7] - 阳光电源业务模式以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主,提出"全生命周期收益模型",覆盖电价预测(准确率90%)、虚拟电厂调度(收益提升11%)、碳资产变现三大场景[7] - 亿兰科聚焦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选择以"设备赋能+生态合作"方式释放储能价值,认为运营需承担电价波动、政策变化等长期风险[10] - 新艾电气专注于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未来核心竞争力将聚焦运营智能化与运维高效化两大维度[11] 双轨派战略:制造与运营双轮驱动 - 采日能源采用"设备销售+能源运营"双轮驱动模式,推出智慧能源运营服务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运营[13] - 融和元储推行"做最懂运营的储能服务商"战略,通过"平台-软件-硬件"协同挖掘资产潜力,在浙江某125kW用户侧储能项目中实现日收益提升35%[14] - 融和元储运营资产规模累计超9.2GWh,电力交易电站占比达80%,在同区域收益排名中稳居前5%[14] 协同派战略:设备为主,运营赋能 - 弘正储能强调设备商需将运维运营服务纳入产品服务的一部分,后端可见、不可替代的服务属性是重要依托点[15] - 远景科技集团旗下零碳综合能源业务认为竞争本质已从设备性能竞赛升维至系统级综合能力比拼[16] - 天合光能发布天合 GainCube盈立方AI智慧运营解决方案,为业主和投资人创造约5%-10%的增量收益[17] - 东方日升从"设备销售"转向"全栈运营服务",在四川某汽车零部件厂项目中通过负荷预测与需量管理实现年省电费20%[17] 运营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 为恒智能推出PANGU 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预测引擎将负荷预测误差降低30%,调度引擎削减月度成本35%、提升年收益60%,策略引擎AI报价准确率达88%[18] - 海尔新能源通过"智储星盘"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优化策略,在深圳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助力运营成本降低25%,资产回报率提升至15%以上[19] - 鹏辉能源基于零碳导向运营,通过光储协同优化机制有效避免弃光损失,显著提升光伏消纳率[19] - 创维储能依托集团AI技术优势预测峰谷电价,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实现高效峰谷套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