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塔机
搜索文档
覆盖施工各个环节,建筑机器人在浦东机场四期工程“挑大梁”
新浪财经· 2025-10-24 19:40
行业发展趋势 - 建筑机器人行业已从萌芽期走向成长期,企业数量增多且行业标准逐步确立 [7] -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有复杂工序理论上均可由建筑机器人替代或辅助,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 [7] - 行业致力于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构建人机协同、机群协同的产业新生态 [10] 技术应用与产品展示 - 在2025上海智能建造大会上,30个建筑机器人产品围绕地面施工、地砖铺贴、安全巡检等7个赛项进行角逐 [3] - 安全巡检机器人形态多样,包括四轮、八轮及机器狗,具备障碍通过和识别未佩戴安全装备人员的能力 [5] - 智能安全帽采用“云+端”管理模式,集成空间定位、云计算等技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5] - 智能塔机融合AI边缘计算、激光雷达、北斗RTK等技术,实现地面远程操控和自主动态路径规划 [7] - 融合视频AI的自动测量机器人、移动式AI焊缝检测机器人等展示了AI对建筑机器人的赋能 [7] 项目实践与效率提升 - 浦东机场四期工程总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T3航站楼设计容量为5000万人次 [7] - 项目建立了覆盖勘察设计到运维全阶段的建筑机器人方阵,30余款机器人高度参与各环节 [9] - 由整平、抹平、抹光机器人组成的“三人组”预计完成70万平方米地坪施工,每日处理千余平方米,平整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9] - 在地下工程中,焊接机器人的使用使焊工减少50%,焊接效率提高30%,地墙钢筋笼80%的部品件实现智能建造 [9] 管理与协同系统 - “建筑机器人集成管理平台”实现对30余款机器人的精细化管理,监控进场状态、投入进度、累计运行时长等关键指标 [10] - 该平台支持多机器人协同管理与动态监控,形成“一机一档”的专属机器人实名制大数据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