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器人
搜索文档
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开幕
新华社· 2025-11-07 14:30
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文化 中心等单位主办,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行业企业200余家,展览规模1.7万平方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的举办,不仅集中展 现了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更构建了开放协作的产业生态,以科技赋能发展新质生 产力,为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实现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记 者王优玲) 据了解,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聚焦"好房子"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城市更新、智能建造等领域, 设立"好房子"样板房、数字家庭与智慧家居、新型建筑工业化、装配式装修、低碳和零碳建筑、中国— 中亚合作等特色展区,集中展示了国产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核心平台、数字孪生协同工具、高性能 建材、建筑机器人、城市排水抢险设备等多项前沿和惠民实用技术与产品。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11月6日在北京开 幕。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以"共享创新 共建未来 构建开放合作产业协作新生态"为主题,重点展示了 国内外最新住房城乡建 ...
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债权人高票通过
证券日报· 2025-11-07 00:09
11月6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已于11月5日的 债权人会议上顺利通过。在两个债务组别的投票中,均获得出席并投票债权人中超过75%债权金额的赞 成票。其中,组别一(银团贷款组别)赞成比例为83.71%,组别二(美元债及其他债权)赞成比例高 达96.03%,达到法院裁定通过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这家头部民营房企的境外债务重组跨过最关键 的一道坎。 自今年1月9日碧桂园披露重组方案关键条款、4月11日正式签署重组支持协议,到11月5日获债权人投票 通过,历时近300天,展现出高效的执行力与较强的市场认可度。据了解,纳入本次境外重组范围的债 务规模合计约177亿美元,折合约1270亿元。 接下来,12月4日的法院裁定聆讯将成为最终重组落地前的最后一步。若获通过,碧桂园这家"坚守至最 后"的民营房企,将正式进入轻装上阵的新阶段。 修复资产负债表 债务重组的核心,是以时间换空间。碧桂园此次境外重组采用"现金回购+股权工具+新债置换+实物付 息"等多元组合方式,从债务规模、期限、成本三方面系统性重塑财务结构。 公告显示,重组完成后,新债工具融资成本将显著下降,大部分降至1 ...
聚焦“好房子”,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开幕
新华网· 2025-11-06 19:42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11月6日在北京开幕。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以"共享创新 共建未来 构建开放 合作产业协作新生态"为主题,重点展示了国内外最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技术和产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并同期开 展"好房子科技展"。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11月6日在北京开幕。(新华社记者王优玲 摄) 据了解,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聚焦"好房子"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城市更新、智能建造等领域,设立"好房子"样板房、数字家庭与 智慧家居、新型建筑工业化、装配式装修、低碳和零碳建筑、中国—中亚合作等特色展区,集中展示了国产化BIM核心平台、数字孪生协同工 具、高性能建材、建筑机器人、城市排水抢险设备等多项前沿和惠民实用技术与产品。 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等单位主办,汇聚了来自国内 外的行业企业200余家,展览规模1.7万平方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的举办,不仅集中展现了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科 技创新成果,更构建 ...
碧桂园最新!境外债务重组新动态→
证券时报· 2025-11-06 12:45
碧桂园最新公告。 11月6日,碧桂园发布公告,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顺利通过。在两个债务组别的投 票中,均获得出席并投票的债权人中超过75%债权金额的赞成票。其中,组别一(银团贷款组别)赞成 票对应债权金额占组别一出席并投票债权金额的83.71%,组别二(美元债及其他债权)赞成票对应债 权金额占组别二出席并投票债权金额的96.03%,达成裁定通过的必要条件。据悉,碧桂园将于12月4日 进行的聆讯上寻求法院认许该计划。 这意味着,这家头部民营房企的境外债务重组跨过最关键的一道坎。此次纳入境外重组范围的债务规模 合计约177亿美元,折合约1270亿元。 此前,碧桂园发布未经审核运营数据显示,2025年10月集团及其合营公司、联营公司实现权益合同销售 金额29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今年前10个月,累计权益合同销售金额达279.6亿元, 同比下降31.30%。在市场调整期,企业正通过债务重组等系列举措积极应对挑战。有分析人士表示, 碧桂园经营重心将迎来关键转折点,按其部署从保交房向资债修复与正常经营转段。 碧桂园此次境外重组,采取"现金回购+股权工具+新债置换+实物付息"等多元组合工具 ...
碧桂园最新!境外债务重组新动态→
证券时报· 2025-11-06 12:40
11月6日,碧桂园发布公告,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顺利通过。在两个债务组别的投票中, 均获得出席并投票的债权人中超过75%债权金额的赞成票。其中,组别一(银团贷款组别)赞成票对应债权金 额占组别一出席并投票债权金额的83.71%,组别二(美元债及其他债权)赞成票对应债权金额占组别二出席 并投票债权金额的96.03%,达成裁定通过的必要条件。据悉,碧桂园将于12月4日进行的聆讯上寻求法院认许 该计划。 这意味着,这家头部民营房企的境外债务重组跨过最关键的一道坎。此次纳入境外重组范围的债务规模合计约 177亿美元,折合约1270亿元。 碧桂园最新公告。 记者也从公司了解到,碧桂园前瞻布局"一体两翼"战略,以地产开发业务为核心,科技建造和代管代建两项新 业务 为 "两翼" ,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更是有望迎来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例如, 公司旗下博智林在研建筑机器人近50款。截至10月31日,已有2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在完成保交楼和债务重组后,不少出险企业将聚焦 轻资产业务,重点发展代建、物业、资产管理等业务。出险企业 ...
黑龙江省:大力推广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境外市场拓展成果丰硕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20:19
中新网哈尔滨10月31日电 "我们大力推广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建成了智能建造产业创新联盟、产业学院 和BIM产业工人基地,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哈工大等高校、科研机构自主研发的多项创新 成果在省内外工程项目中得以转化应用。"31日,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上,黑龙江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 长王亮如是说。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近50万建筑铁军累计建设房屋建筑1.38亿平方米,新建、改造地下管网2.2万公 里,新建市政道路5360公里、桥梁276座,哈尔滨市地铁2号线一期、3号线二期相继通车运行,有力支 撑了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既改变了城乡面貌,也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条件。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黑龙江省鼓励支持优秀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不断提升"龙江建造"的品牌影响力。哈尔滨电气 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建设集团、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在非洲、东亚、南亚、 西亚、东南亚等多个地区承揽工程项目,充分展示了龙江建筑企业在全球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力。 "下一步,我们将主动融入和服务 ...
武汉都市圈机器人产业全面起势
长江日报· 2025-10-29 10:45
武汉都市圈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格局 - 武汉都市圈以武汉市为龙头,协同黄石、黄冈、孝感、仙桃等城市,构建“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都市圈”的跨区域协同格局,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 [1] - 一条充满活力的机器人产业链条在武汉都市圈全面起势 [1] 武汉市产业进展与政策支持 - 武汉市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聚焦平台聚势、场景示范、整机领航、部组件筑基、生态培育五大专项行动 [4] - 支持整机企业牵头成立市级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最高支持6000万元;支持面向场景的整机“靶向研制”,最高可支持4000万元 [4] - 设立1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设立100亿元的湖北省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投资母基金,推动人形机器人企业上市 [4] - 武汉每年40亿元产业基金投向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 [5] - 武汉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产能显著:“天问”系列在建4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量将达1500台;光谷东智现阶段年产能300台,计划明年超过1000台 [3] - 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发布新品“荆楚小楚”,“荆楚家族”已集齐4款人形机器人,从今年2月至今已成功实现4次迭代 [3] - 配套企业进展:灏存科技自主研发的“运动神经中枢系统”可精确到0.001度的转角精度与3毫秒延迟;华威科第2000台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电子皮肤已下线交付 [3] 黄石市产业规划与建设 - 黄石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提出培育100家产业链企业、突破100亿元产值的目标 [7] - 方案明确到2027年基本建成涵盖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整机与后市场服务的完整生态 [7] - 黄石将推动10个重点产业链项目落地,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入驻率达到70%,培育3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10项关键核心技术 [7] - 黄石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揭牌,总投资5.2亿元,用地300亩 [8] - 黄石市机器人训练中心(机器人产业人才基地)签约成立,聚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孵化+生态赋能”的全链条培育体系 [8] - 设立规模不低于2亿元的专项基金 [7] 黄冈市技术研发与转化 - 黄冈高新区智能建筑机器人交付体验中心交付首月迎来百万元订单,展示12类建筑机器人 [10] - 黄冈市成立湖北省机器人控制与驱动技术创新中心,由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围绕高精度减速器等四大核心技术攻关 [10] - 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黄冈”的跨区域协同格局 [10] - 技术创新中心联合研发的全省首款智能艾灸机器人亮相,并与企业合作攻克机器人“关节”技术,相关产品成功下线 [11] - 技术创新中心已集聚机器人及关联企业7家,启动50名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育计划,正加速组建200人的研发团队 [12] 孝感市与仙桃市项目落地 - 孝感高新区天问机器人研发生产项目正式投产,已成功生产12台“远游”机器人,项目规划建设4条组装生产线,全面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500台人形机器人规模,预计年产值可达3亿元 [14] - 仙桃高新区库柏特公司智能超声机器人、智能药房机器人等产品自4月投产以来每月订单金额超2000万元,今年预计产销1.8亿元 [15] 中国机器人行业整体态势 - 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 [16] - 我国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二 [16] - 2024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突破200万台,同比增长16% [16]
涉及建筑机器人 这项全国大赛在渝开赛
中国新闻网· 2025-10-26 10:12
赛事概况 - 第三届全国建筑机器人大赛于10月25日在重庆开赛,是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主题活动之一[1] - 该赛事在住建部支持下已举办三届,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品牌赛事[1] - 本次大赛吸引109家单位(团队)携146项作品参赛,参赛数量创新高[1] 参赛企业与竞赛内容 - 参赛企业包括广州博智林、深圳施罗德、苏州方石、佛山道善、北京吾言等国内知名建筑机器人企业[1] - 创意设计竞赛围绕工程勘察、设计、生产施工、检测、验收、运维及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建筑机器人应用场景展开[1] - 操作技能竞赛由施工企业、高等院校等组队,操作墙板安装、内墙喷涂、地砖铺贴三种建筑机器人进行作业比拼[1] 配套活动与行业趋势 - 活动同步举行“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专题展”,涵盖四大场景和四大技术展区[2] - 配套活动包括智能建造技术产品专项供需对接、建筑机器人创新成果路演、建筑机器人操作人员培训,旨在加快科研成果向落地应用转化[2] - 智能建造被视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建筑机器人作为关键载体正从技术研发加速走向工程实践[2] - 重庆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持续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平台以加快推动智能建造发展[2]
覆盖施工各个环节,建筑机器人在浦东机场四期工程“挑大梁”
新浪财经· 2025-10-24 19:40
行业发展趋势 - 建筑机器人行业已从萌芽期走向成长期,企业数量增多且行业标准逐步确立 [7] -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有复杂工序理论上均可由建筑机器人替代或辅助,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 [7] - 行业致力于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构建人机协同、机群协同的产业新生态 [10] 技术应用与产品展示 - 在2025上海智能建造大会上,30个建筑机器人产品围绕地面施工、地砖铺贴、安全巡检等7个赛项进行角逐 [3] - 安全巡检机器人形态多样,包括四轮、八轮及机器狗,具备障碍通过和识别未佩戴安全装备人员的能力 [5] - 智能安全帽采用“云+端”管理模式,集成空间定位、云计算等技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5] - 智能塔机融合AI边缘计算、激光雷达、北斗RTK等技术,实现地面远程操控和自主动态路径规划 [7] - 融合视频AI的自动测量机器人、移动式AI焊缝检测机器人等展示了AI对建筑机器人的赋能 [7] 项目实践与效率提升 - 浦东机场四期工程总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T3航站楼设计容量为5000万人次 [7] - 项目建立了覆盖勘察设计到运维全阶段的建筑机器人方阵,30余款机器人高度参与各环节 [9] - 由整平、抹平、抹光机器人组成的“三人组”预计完成70万平方米地坪施工,每日处理千余平方米,平整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9] - 在地下工程中,焊接机器人的使用使焊工减少50%,焊接效率提高30%,地墙钢筋笼80%的部品件实现智能建造 [9] 管理与协同系统 - “建筑机器人集成管理平台”实现对30余款机器人的精细化管理,监控进场状态、投入进度、累计运行时长等关键指标 [10] - 该平台支持多机器人协同管理与动态监控,形成“一机一档”的专属机器人实名制大数据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