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田无人机

搜索文档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向科技要产能 助力全年粮食丰收
央视网· 2025-05-31 20:37
东北地区春耕接近尾声。辽宁水稻插秧进度已超过84%,在营口,今年投入的5300多台插秧机中,近半数都是无人插秧机,每分钟40米的栽插速度,单机每 小时作业超5亩,效率提升了30%。黑龙江春耕生产目前基本结束,逐步转入田间管理阶段。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2.2亿亩,今年大面积推广使用高性能 播种机精量播种,大大提升了播种速度与质量。 向科技要产能,"夏管"离不开精细化科学管理。在湖北宜昌,刚刚栽下的中稻秧苗进入生长关键期。农户通过手机农业智慧软件,查看自家秧苗的生长情 况,当作物生长热力图提示秧苗长势欠佳时,农户还可以拨打农技人员电话寻求指导。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进入田间管理阶段。在清远市,搭载AI视觉模 型的多光谱智能巡田无人机,对稻田进行巡护,它能对农作物长势、病虫害等作出智能识别和态势预估。今年,广东大力推广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场 景,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小麦进入大规模收获阶段,夏种夏管正同步展开,各地向科技要产能,助力全年粮食丰收。 黄淮海、西北麦区的小麦正加紧收获。江苏3600多万亩小麦陆续成熟,在海安市,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抢抓晴好天气,全力以赴开展机收作业。当地预 ...
“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 农田里居然都没有人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8 14:23
"国家精准农业应用项目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昨天(27日)12点,小麦机械化收获重心已进入安徽省,农机数量达6365台。 全国小麦大面积机收全面展开之后,我们看到机收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今年"三夏"期间,除了我们熟悉的"联合收割机"担当主力之外,植保无人机也发挥了 很重要的作用。 0:00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眼下,全国小麦主产区已陆续进入收获期。一起去看看农田里的AI"新农友",是如何助力今年"三夏"生产的↓ 0:00 我们在多个AI大模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三夏"AI智能体,将无人机企业的运行数据等内容输入AI智能体后,有了新的发现。 "一老一小"无人机飞手人数呈上升趋势 通过分析无人机企业提供的运行数据,我们发现,截至目前,参与作业的植保无人机设备数量达45000多台,同比增长40%。其中作业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 别是江苏、安徽、山东、黑龙江和河南,作业量增幅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青海、湖南、海南、云南和西藏,其中西部地区增幅潜力大,作业量最大的是新疆。 通过对无人机的使用人群进行分析,我们发现"20至30岁"和"50至60岁",这"一老一小"两个年龄段的无人机飞手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