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暖通空调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11465倍!港股最新“超购王”金叶国际集团上市首日涨3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20:34
上市概况与股价表现 - 金叶国际集团于10月10日登陆港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HK08549,上市首日股价大幅高开,盘中一度涨幅超过520%,收盘报2.15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30% [1] - 公司此次上市每股定价0.50港元,每手5000股,共发行1亿股股份,募资总额为5000万港元,在扣除1870万港元的上市开支后,募资净额为3130万港元 [1] - 公司是今年首家登陆港股创业板的企业,打破了该板块近一年无新企业上市的局面,上一次有企业登陆创业板是去年9月的集信国控 [2]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在香港机电工程领域深耕20年,专注于暖通空调系统,并提供电力装置系统及给排水系统的机电工程服务,与许多香港大型物业管理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业务关系 [3] - 在2023/2024财年及2024/2025财年,公司分别承接了超过1000个项目,其中绝大部分项目单个贡献的收入少于50万港元,小型项目范围简单使得分包费较低,从而带来较高的毛利率 [3] -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3/2024财年收入为1.23亿港元,年内溢利为1037.3万港元;2024/2025财年收入增长至1.55亿港元,年内溢利增长至1407.4万港元 [4] 市场认购与分析师观点 - 金叶国际集团本次香港公开发售获得罕见的高额认购,认购倍数达11464.7倍,成为港股史上最新的“超购王”,其公开发售所占份额为10% [4] - 公司是今年港股唯一超额认购倍数过万的新股,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大行科工(超购7558倍)和长风药业(超购6697倍) [4] - 分析师认为,成为“超购王”与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特性有关,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和募资金额普遍较小,且近期港股新股市场炽热,资金在发行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持续涌入,推高了认购倍数 [5][6]
11465倍!港股最新“超购王”金叶国际集团上市首日涨330% 行政总裁叶金弋:上创业板是小试牛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20:09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金叶国际集团于10月10日登陆港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HK08549,上市首日股价大幅高开,盘中一度上涨超过520%,收盘报2.15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30% [1] - 公司此次上市每股定价0.50港元,发行1亿股股份,募资总额为5000万港元,在扣除1870万港元的上市开支后,募资净额为3130万港元 [1] - 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兼董事会主席叶金弋表示,此次选择创业板上市是小试牛刀,未来目标是当公司有足够资金储备和规模时转往主板上市 [1] 行业地位与业务模式 - 金叶国际集团是香港机电工程领域的老牌承建商,拥有20年经验,专注于暖通空调系统,同时提供电力装置系统及给排水系统的机电工程服务 [3] - 公司与许多香港大型物业管理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业务关系,服务范围遍布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3] - 在2023/2024财年及2024/2025财年,公司分别承接了超过1000个项目,其中绝大部分项目单个贡献的收入少于50万港元,小型项目范围简单导致分包费较低,从而带来较高的毛利率 [3] 财务业绩 - 公司2023/2024财年收入为1.23亿港元,年内溢利为1037.3万港元;2024/2025财年收入增长至1.55亿港元,年内溢利增长至1407.4万港元 [3] 新股认购情况 - 金叶国际集团本次香港公开发售获得罕见的11464.7倍超额认购,成为港股史上最新的“超购王” [4] - 公司是今年港股唯一超额认购倍数过万的新股,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大行科工(超购7558倍)和长风药业(超购6697倍) [4] - 公司管理层对成为“超购王”表示意外,并认为这反映了股民对香港本土企业的支持 [4] 市场分析与背景 - 金叶国际集团是今年首家登陆港股创业板的企业,此前该板块已有近一年未迎来新上市公司,上一次为去年9月的集信国控 [2][3] - 分析师认为,公司成为“超购王”的原因在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和募资金额普遍较小(本次集资仅5000万港元),以及近期港股新股市场炽热导致资金转向创业板寻求机会 [5] - 在资金持续涌入而发行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大量申购需求集中推高了公司的认购倍数 [5]
业绩与股价背离 山友暖通(WXM.US)有无成长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20:5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暖通空调行业作为房地产二级服务市场,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显著,2025年60%以上需求将来自改造与更新 [1] - 行业需聚焦核心城市、高端住宅、绿色建筑及新兴业态,同时关注城中村改造、节能补贴等政策窗口 [1] - 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增长态势已告一段落,行业竞争加剧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财年收入1530.94万美元,同比增长35.3%,净利润150.93万美元,同比扭亏 [3][4] - 收入主要来源于建筑项目(879.3万美元,+27.5%)、产品销售(615.1万美元,+47.6%)和服务(36.6万美元,+42.3%)[4][5] - 总体毛利率从12.5%提升至20.2%,主要因项目毛利率从9.9%大幅提升至24.5% [5][6] 毛利率提升原因与可持续性 - 项目毛利率提升因成本前置(2022年部分项目收入未确认但成本已确认)及供应商降价 [6] - 产品毛利率从16.6%降至14.7%,因拓展工业客户降低签单价格 [6] - 服务毛利率从16.2%降至7.9%,因降低预算紧张客户的合同价格 [6] 业务风险与挑战 - 房地产行业低迷持续影响公司业务,2025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同比下降约6% [7]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前三大客户,2023财年占比49.2%(2022财年为74.7%)[8] - 业务通过竞争性招标获取,中标率受定价、竞争等因素影响,存在非经常性风险 [8]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自4月1日上市以来下跌52%,当前股价1.92美元(发行价4美元),总市值1325万美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