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木雕面具
icon
搜索文档
六百年屯堡 续古韵新章
人民日报· 2025-11-12 10:21
屯堡文化的历史与价值 - 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是明代军屯的典型遗存,其灌溉系统历经600余年仍在使用 [2] - 明初在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推动了中原文化与贵州特色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 [2] - 屯堡建设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地方安定,促进了地方开发和民族融合 [3] 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 本寨村作为明代军屯遗存,具有家家相通、巷巷相连的防御特点,村内保存有雕刻精美的传统建筑元素 [3] - 本寨村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用于修葺完善古建筑,对36座四合院中的27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严格监管 [4] - 贵州启动编制整体规划并修订保护条例,初步挖掘整理300余个屯堡村寨,建立多层次保护体系 [5] 活态传承与研究推广 - 花灯戏和地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进行表演 [6] - 屯堡文化淬炼出“忠、勇、和、融”等精神品格,通过语言、服饰、饮食、节庆等方式延续传承 [7] -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2项屯堡课题中10项落地贵州,《屯堡文丛》已出版33种53册,并搭建文化大会平台 [7] 文旅融合与经济效益 - 天龙屯堡村民通过开设农家乐实现年收入12万元,显示出文旅融合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8] - 旧州古镇前10个月接待游客29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26.3%,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52.8% [9] - 贵州将700多个屯堡串珠成链,推出“屯堡·家国六百年”经典游学线路,培育壮大文旅产业 [9]
六百年屯堡 续古韵新章(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 2025-11-12 06:40
文化保护与系统规划 - 贵州初步挖掘整理300余个屯堡村寨的人文历史、民风民俗 [5] - 启动编制《贵州省屯堡文化保护利用整体规划》并加紧修订《贵州省安顺屯堡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5] - 本寨村近年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修葺完善一批古建筑 [3] 文旅融合与经济效益 - 旧州古镇今年前10个月接待游客29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26.3% [9] - 旧州古镇旅游综合收入达1.7亿元,同比增长52.8% [9] - 天龙屯堡村民通过开设农家乐实现年收入12万元 [8] 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 -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12项屯堡课题中有10项落地贵州 [7] - 全面集成屯堡文化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屯堡文丛》已出版33种53册 [7] - 花灯戏和地戏作为屯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得到活态传承与展示 [6] 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 - 将全省700多个屯堡串珠成链推出“屯堡·家国六百年”经典游学线路 [9] - 线路涵盖贵阳青岩毓秀、黔东南镇远通衢等多个地区 [9] - 通过木雕坊等业态让游客体验传统指尖技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