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未可City Air AI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入局、“百镜”开打! 哪家能成为你的“第二双眼”? | WAIC 观察
新浪科技· 2025-07-27 11:22
行业趋势 - 智能眼镜行业从"小而美"企业主导转向大厂积极参与,阿里、字节跳动、360等公司近期将有产品落地[3] - 厂商竞争焦点转向产品交互功能与实用性,而非单纯硬件创新[3] - 产品轻量化成为行业新趋势,多家企业将重量作为核心卖点(如Rokid 49g、小米40g、李未可27.6g、Halliday 28.5g)[17][19] 阿里巴巴产品动态 - 阿里首款AI眼镜"哇哦Quark Glasses"沿用传统外观设计,但整合通义千问大模型及夸克AI能力,支持导航、支付、比价等场景[3][5] - 产品定位为"人类第二感官",通过硬件重构解决AI弱、续航短、佩戴差三大痛点,计划10月上市[5][7] - 公司将与全球眼镜品牌合作推动C2M定制,并探索教育、健康等场景应用[7] Rokid产品表现 - Rokid Glasses集成多个AI大模型,具备实时翻译、物体识别等功能,CEO演示时翻译延迟极低[9] - 产品预订量达25万台(含线下10万订单),首批四五千台已交付[11] XREAL产品特点 - XREAL One采用内置屏幕设计,提供类似影院的沉浸式视野,支持近视插片调整[13][15] - 产品定位明确聚焦观影与游戏场景,与Rokid功能多样化形成差异化[15][17] 应用场景展望 - 智能眼镜未来可能覆盖骑行导航(高德)、商品比价(淘宝)、商旅提醒(飞猪)、无感支付(支付宝)等生活场景[21][22]
对话李未可创始人茹忆:40克,AI眼镜的及格线
钛媒体APP· 2025-05-27 11:23
行业动态 - AI眼镜市场迎来密集发布期 今年618将成为行业首次"检阅" [1] - 行业呈现"百镜大战"格局 参与者包括Meta、小米、华为等巨头及李未可等创业公司 [3][8] - 眼镜被视为AI时代最具潜力的硬件载体 因其特性可能颠覆手机成为新交互终端 [3] 公司战略 - 定位为AI公司而非硬件公司 强调AI能力优先于硬件 [4][5] - 聚焦商旅细分场景 放弃骑行等非核心场景以建立护城河 [8][9] - 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 不与大厂拼价格而是深度打透场景 [8][9] 产品技术 - 连发三款AI眼镜新品:两款音频眼镜(799元起/999元起)和一款拍摄眼镜(1699元起) [1][6] - 主打轻量化设计 三款产品重量分别为33g/27g/38g 均低于40克关键线 [6] - 续航能力12-14小时 搭载自研WAKE-AI大模型及ZeroAgent智能体 同时兼容第三方大模型 [5][6] - 暂不迭代光波导产品 因当前技术无法兼顾显示功能与轻量化 [3][6] 市场目标 - 2024年销售目标10万台 旨在成为用户日常佩戴的第一副眼镜 [1][9] - 产品支持180种语言 瞄准全球化商旅场景需求 [1][8] 竞争壁垒 - 自研大模型实现场景深度优化 避免依赖通用大模型 [5] - 重量控制形成技术门槛 View产品曾因超重两次推翻立项 [6] - 创业公司All in策略 在细分赛道对抗大厂事业部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