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村级服务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建设数字乡村,需要“精准滴灌”(新媒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25 04:18
数字乡村建设现状与挑战 - 数字乡村建设提速 各类事务上数字平台成为乡村治理标配 在四川、宁夏、广东等地村级服务平台普及应用 拉动村民参与并提升治理效能[1] - 面临空心化挑战 城镇化加速导致村子空心化 村里老人多且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 乡土熟人社会习惯直接找村干部[1] - 存在形式主义风险 推广数字治理平台可能沦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给基层干部徒增负担[1] 数字平台应用重点与策略 - 基于实际需求精准滴灌 数字平台要真正惠及乡村必须基于实际需求找准应用重点 而非盲目推行大水漫灌[1] - 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传统治理模式中村民被动接收信息执行政策 数字平台借助积分制清单制调动村民参与意愿[2] - 提升决策精细化科学化 乡村需求复杂多元 传统治理依赖村干部个人经验判断难免粗放滞后 数字平台需利用数据提供智慧大脑[3] - 突破产业发展资源瓶颈 资金土地人才信息等资源匮乏或错配是乡村产业振兴瓶颈 数字平台可撬动资源创新产业发展模式[4] 数字平台具体应用案例 - 四川村级服务平台设置热情值经验值等游戏化元素及加油耕耘者基金鼓励村民使用 开发村民议事功能实现重大事项线上公示讨论表决 外出务工人员也能有效参与 村民可随时上报卫生问题安全隐患并跟踪处理进度[2] - 宁夏借助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使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全面提质升级 耕地巡查防灾减灾治安防控通过手机APP借助卫星导航与数字模型实现省时省力智能预测 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防控[3] - 各地村级服务平台整合村子特色餐饮民俗活动民宿等资源 积分可兑换产业助力服务包括文创产品设计文旅地标打造农产品包装升级 借助分享直播等功能记录展示乡村非遗文化民俗活动古建风貌 便于打造文旅IP[4]
让“赛博故乡”化为“希望田野”(新媒视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1 07:18
数字乡村建设的启示 - 村级数字化服务平台意外走红 一位大学生分享的村级服务平台帖子获得40多万点击量 引发大量在外年轻人的情感共鸣 [1] - 平台成功要素包括村庄实拍照片 村支书对民生意见的及时回复 以及真实村民留言 使"乡村振兴"概念具象化 [1] 乡愁的情感价值 - 数字技术构建的"赛博故乡"成为连接城乡的情感纽带 满足城市务工人员对家乡的眷恋与关注需求 [2] - 平台数据显示 许多城市出生的年轻人通过该服务首次直观了解乡村振兴进展 改变对农村的认知 [2] 真实内容的竞争力 - 成功案例显示 数字乡村平台需包含真实乡村生活内容 避免沦为"指尖形式主义"的空洞工具 [3] - 该平台通过包容性设计 数字化村庄事务流程 使村民能放心表达关切 基层干部能可视化落实效果 [3] 年轻群体的关键作用 - 年轻人已成为数字乡村建设主体 在电商运营 智慧农业 基层民主推动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4] - 数字技术降低参与门槛 使年轻人实现从"线上围观"到"深度理解"最终"亲身投入"的转变路径 [4] 线上线下协同效应 - 数字平台线上繁荣需与线下治理有效 产业兴旺形成良性循环 二者需深度嵌合并同频共振 [4] - 成功案例表明 线上信息透明与广泛参与必须配合线下组织有力 服务到位的治理实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