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乡村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8月10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新浪财经· 2025-08-10 20:06
数字乡村建设 -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1] 轻工业发展 - 上半年规上轻工企业营收超11万亿元 [5] 外贸发展 - 多措并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6] 核电建设 - 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 [10][3] 机器人产业 - "智绘光谷·CMG 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闭幕式今晚播出 [10][5] 国际冲突 - 俄称击落乌军战机和450余架无人机 乌称打击俄无人机物流枢纽 [11] - 以军持续袭击加沙地带致39人死亡近500人受伤 [12] 国际事件 - 英国伦敦爆发抗议冲突 数百人被捕 [13][1] - 美加林火蔓延 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13][2]
建设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7
数字乡村发展政策与目标 - 中央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数字技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1] - 具体目标包括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 [1] 数字乡村建设现状与作用 - 山东寿光"智慧大棚"通过传感器和AI实现温度、湿度监测及灌溉施肥远程调控,浙江湖州利用无人机多光谱相机生成作物长势图并AI诊断追肥需求 [1] - 高速网络服务帮助农产品通过电商对接全国市场,促进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2] - 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如精准灌溉)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转型 [2] - 涉农数据集成共享优化农业产业链协同和资源配置,提升乡村经济整体效益 [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 需精准对接农业生产、乡村治理、民生服务需求,有序推进农村5G和千兆光网建设,重点支持农村及边疆地区通信设施 [3] - 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督查,提升涉农网站及信息系统防护能力 [3] 农村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案例 - 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测管网漏损并自动预警,智能养护系统精准调度公路维修资源,数字化电网适配光伏等新能源接入 [3] - 数智化改造推动基础设施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感知",提升农业农村管理效率 [3] 涉农数据资源整合方向 - 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促进自然资源数据在农业农村领域共享应用 [4] - 建设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用地"一张图",完善农业农村数据管理制度 [4] - 规范数据授权运营,鼓励开发农产品溯源、乡村旅游等数据应用场景 [4]
广西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17:06
数字乡村建设进展 - 广西共获批5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其中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等4个第一批试点已通过验收 [1] - 广西推动制定数字乡村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包括数字农业、数字文旅等建设规范 [1] - 贺州市通过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推进智慧农业,提高香芋、脐橙等特色产业数字化水平 [1] 数字技术应用场景 - 贺州市拓展"数字+农业""数字+文旅""数字+电商"等新产业新模式 [1] - 实地参观显示数字化已应用于"智慧旅游"、社区治理、现代化农业等领域 [2] - 广西农村地区累计建成5G基站6.0万座,5G网络覆盖逐步完善 [2] 数字惠农成效 - 广西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双千兆"网络 [2] - 通过电商活动推动武鸣沃柑、田林八渡笋等县域农产品提升知名度和交易规模 [2] - 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形成可借鉴的"数字惠农"样本 [2]
用数字的犁铧深耕希望的田野(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04 05:21
数字乡村发展现状 - 河南兰考县通过无人机、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实现农田数字化管理,提升科学种田效率[1] - 兰考泡桐乐器产业借助溯源平台为产品赋予"数字身份证",提升品牌价值[1] - 全国范围内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智慧农田)、产品销售(直播带货)等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1] 政策与基础设施 -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智慧农业等9项重点任务,推动手机、直播、数据成为新型农业生产要素[2] - 当前农村存在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网络速度差异)、涉农事项在线办理水平有限等问题[2] - 部分地区通过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电网/水网、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应对发展瓶颈[2] 商业模式创新 - "盒马村"模式结合新零售与数字化农业,实现四川丹巴黄金荚、湖北仙桃藕带等农产品可追溯的以销定产[3] - 数字化推动产业链激活与价值链延伸,形成"政策支持-技术赋能-品质保障-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3] 数字素养提升 - 2024年调查显示农村成年人数字素养与城镇存在差距,需加强技术培训与实践应用[3] - 多地通过完善设备、开放资源等方式培养农民从"触网"到"用网"的能力转型[3] - 提升农民信息获取与市场对接能力可激发其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动性[1][3] 产业价值重构 - 数字化使乡村从单一农业生产转向产业融合、文旅消费、生态涵养等综合功能空间[4]
中经评论:为强村富民插上“数字之翼”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6:53
数字乡村政策部署 - 中央四部委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9方面重点任务,聚焦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农民增收[2] - 政策明确26项重点任务,包括夯实数字基础、推进智慧农业、壮大新业态等方向,直指行业痛点[4] - 我国已构建数字乡村政策体系,从2018年战略提出到2024年《建设指南2.0》形成完整框架[3] 数字乡村建设成效 - 截至2024年12月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人,占网民总数28.2%[3] - 农田智能化应用普及,农民可远程操控灌溉系统,快递进村推动农村电商发展[2] - 短视频平台催生"新农人"群体,推动农产品上行和文化传播,形成VR农耕、非遗直播等新场景[2] 行业发展瓶颈 -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偏远地区存在网络覆盖不足、信号弱等问题[3] - 智慧农业面临关键技术装备支撑不足、应用成本高的制约[3] - 行业缺乏既懂农业技术又熟悉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3] 未来建设重点 - 加快5G和光纤向偏远乡村延伸,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投入机制[4] - 建立分层数字培训体系,针对老年群体开展基础培训,为农技人员定制数字化提升计划[4] - 通过培育"数字达人"农民群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