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枕套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调查|接触就能快速降温?凉感面料是科技还是噱头
搜狐财经· 2025-07-03 12:11
凉感面料市场现状 - 高温天气推动凉感面料需求激增,产品覆盖户外服饰、防晒用品、家纺四件套和靠枕等多个品类 [1] - 长沙市场十余个品牌(无印良品、三福、热风、宜家、优衣库、oce等)集中推出凉感系列产品,线上平台通过"接触凉感"标签和雪花图标强化营销 [4] - 主流凉感面料包括索罗娜、莫代尔、氨纶、莱赛尔和莱卡等,通过纤维结构改性实现瞬间降温效果 [4][6] 凉感技术原理与标准 - 技术实现路径包括纤维交织结构改造(如锦纶+莱赛尔纤维混纺)、分子结构调整、水分蒸发加速及添加玉石矿物提升导热率 [2][6] - 国标GB/T35263-2017规定Qmax≥0.15即具备接触瞬间凉感性能,部分产品Qmax达0.29(如无印良品凉柔靠垫) [7] - 纺织行业标准FZ/T 73067-2020进一步规范凉感针织服装等级,但存在商家夸大宣传现象(如宣称"系数超国标2.5倍") [7] 产品性能与消费者反馈 - 凉感持续时间有限,随织物与体温接近逐渐减弱,洗涤次数增加会降低功能性效果 [8] - 高Qmax值未必对应舒适体验,冰丝类化纤面料虽导热性强但吸湿透气性差,易产生黏腻感 [9] - 部分消费者认为凉感面料实际效用有限,棉麻等传统材质更受户外工作者青睐 [9] 行业选购建议 - 应优先选择通过国标认证且标注Qmax值的产品,避免盲目追求高系数 [7][10] - 导热性优的天然纤维(如麻)或添加矿物的复合纤维优于仅依赖凉感整理剂的化纤产品 [9][10] - "冰丝"仅为营销概念无标准定义,实际成分多为粘胶纤维或聚酯纤维 [9]
“朋友圈”“加速器”“强枢纽”——这些关键词诠释“南博之约”
新华网· 2025-06-21 11:32
中国—南亚博览会平台效应 - 第9届南博会吸引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2500多家企业参展,成为区域经贸合作重要平台 [2] - 巴基斯坦企业通过南博会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产业链互补,尤其在乳制品业技术合作提升生产效率 [2] - 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规模连续7年超1000亿元人民币,合作领域持续拓展 [4][5] 区域贸易与产业合作 - 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2024年达2000亿美元,十年翻番,中国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最大贸易伙伴 [2] - 缅甸水果协会通过南博会技术交流提升服务水平,发展中国家依赖国际经贸活动促进产业升级 [3] - 南博会设置11个专业馆,展示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新质生产力成果,规模内容显著提升 [5] 基础设施与新兴领域合作 - 云南推进中老铁路"硬联通"及区块链溯源平台,提升跨境贸易效率,树立绿色贸易和数字创新标杆 [5] - 中越、中老、中缅通道建设加速,澜湄快线与中欧班列衔接,强化能源和数字信息大通道互联互通 [5] - 南博会推动中国—南亚—东南亚三方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对接,成为区域协同发展枢纽 [5]
中国家纺电商:利用互联网,重塑居家美学的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5-31 13:27
家纺行业概述 - 家纺产品包括床单、被罩、枕套、毛巾、窗帘、地毯等,是家居氛围的关键要素 [1] - 家纺产品通过细腻触感、丰富色彩和多样图案提升生活空间的温馨与雅致 [1] - 高品质家纺产品如透气床单、吸水性毛巾能提升生活舒适度 [1] 家纺行业功能与价值 - 家纺产品在美化家居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搭配体现不同风格如北欧、法式、田园等 [3] - 家纺产品材质与安全性关乎健康,环保材料和无化学添加的产品更受青睐 [3] - 家纺产品能体现主人品味与格调,提升家居环境的和谐统一 [3] 家纺行业技术应用 -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家纺行业,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 [3] - 通过用户数据分析可精准描绘消费者画像,提供材质、颜色、图案等定制化选择 [3] - 互联网平台如社交媒体、品牌社群促进企业与消费者深度互动,优化产品与服务 [5] 家纺行业营销模式 - 家纺品牌通过社交媒体和社群构建共创模式,消费者可参与设计竞赛和新品开发 [5] - 中国家纺电商项目借助互联网转型,以线下为基础,通过小程序、公众号、社群实现精准营销 [5] - 互联网化营销模式提升用户满意度与品牌忠诚度,使家纺成为情感纽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