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
icon
搜索文档
国七标准迭代,后处理市场有望扩张
华泰证券· 2025-10-17 10:3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移动源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其中机动车排放占比达72% [3][4] - 2025年以来国七标准研究和制定进程加快,技术路线或将增加EHC和紧耦合SCR等环节,测算国七阶段尾气后处理市场空间达1000亿元 [3][7] - 看好国七市场空间扩张和国产替代进程,技术储备和产品竞争力领先的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3] 移动源排放现状 - 2023年全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924.6万吨,其中机动车排放占比72% [4][12] - 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和24%左右,移动源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900万吨 [4][12] - 分车型看,小型客车CO、HC排放量分担率达69.2%、76.3%;重型货车NOx、PM排放量分担率分别为75.6%、49.5% [13] 排放标准发展历程 - 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2000-2014年(国一到国四)、2017年(国五)、2020年(国六)、2025年(国七进程加快) [5][22] - 国六标准在国五基础上将NOx、PM限值削减60%以上,并增加了对颗粒数量PN的限制 [5][22] - 国七标准目前正处于三阶段预研究之中,生态环境部2025年2月新闻发布会强调加快移动源标准制修订 [23] 国七技术路线与价值量提升 - 国七技术路线或将增加电加热催化器(EHC)和紧耦合SCR等环节,以解决低负荷工况下排气温度低导致的NOx转化效率低下问题 [6][33] - 研究表明,WHTC循环下使用EHC后,SCR尿素起喷温度达到180℃的时刻由原来的368秒提前到80秒,NOx加权排放降至151.74 mg/kWh,满足欧七法规限值 [6][33] - 国七标准对价值量提升可能来自加强NOx减排、冷启动管控、扩展监管手段等方面,并有望将新能源汽车和非尾气颗粒物纳入管理 [45][46] 市场空间测算 - 以2024年全国汽车销量为基数,测算国七阶段尾气后处理市场空间约1001亿元,其中国七载体市场空间158亿元,催化剂、封装、电控市场空间843亿元 [7][47][48] - 测算假设国七阶段单车价值量较国六增长50%,其中燃油和混动乘用车载体价值量从300元/辆增至450元/辆,催化剂等从1000元/辆增至1500元/辆 [47][48] 重点公司分析 - 报告推荐艾可蓝(300816 CH,买入,目标价48.40元)和奥福科技(688021 CH,增持,目标价21.00元) [10][51] - 艾可蓝积极参与国七预研开发,技术储备和产品竞争力领先,同时船舶后处理和算力服务器贸易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52] - 奥福科技专注于蜂窝陶瓷技术,2025年下游重卡市场回暖带动公司Q2扭亏,汽油机小载体业务和GPF产品取得进展,并拓展氢能等新领域应用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