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尾气后处理
icon
搜索文档
国七标准迭代,后处理市场有望扩张
华泰证券· 2025-10-17 10:3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移动源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其中机动车排放占比达72% [3][4] - 2025年以来国七标准研究和制定进程加快,技术路线或将增加EHC和紧耦合SCR等环节,测算国七阶段尾气后处理市场空间达1000亿元 [3][7] - 看好国七市场空间扩张和国产替代进程,技术储备和产品竞争力领先的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3] 移动源排放现状 - 2023年全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924.6万吨,其中机动车排放占比72% [4][12] - 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和24%左右,移动源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900万吨 [4][12] - 分车型看,小型客车CO、HC排放量分担率达69.2%、76.3%;重型货车NOx、PM排放量分担率分别为75.6%、49.5% [13] 排放标准发展历程 - 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2000-2014年(国一到国四)、2017年(国五)、2020年(国六)、2025年(国七进程加快) [5][22] - 国六标准在国五基础上将NOx、PM限值削减60%以上,并增加了对颗粒数量PN的限制 [5][22] - 国七标准目前正处于三阶段预研究之中,生态环境部2025年2月新闻发布会强调加快移动源标准制修订 [23] 国七技术路线与价值量提升 - 国七技术路线或将增加电加热催化器(EHC)和紧耦合SCR等环节,以解决低负荷工况下排气温度低导致的NOx转化效率低下问题 [6][33] - 研究表明,WHTC循环下使用EHC后,SCR尿素起喷温度达到180℃的时刻由原来的368秒提前到80秒,NOx加权排放降至151.74 mg/kWh,满足欧七法规限值 [6][33] - 国七标准对价值量提升可能来自加强NOx减排、冷启动管控、扩展监管手段等方面,并有望将新能源汽车和非尾气颗粒物纳入管理 [45][46] 市场空间测算 - 以2024年全国汽车销量为基数,测算国七阶段尾气后处理市场空间约1001亿元,其中国七载体市场空间158亿元,催化剂、封装、电控市场空间843亿元 [7][47][48] - 测算假设国七阶段单车价值量较国六增长50%,其中燃油和混动乘用车载体价值量从300元/辆增至450元/辆,催化剂等从1000元/辆增至1500元/辆 [47][48] 重点公司分析 - 报告推荐艾可蓝(300816 CH,买入,目标价48.40元)和奥福科技(688021 CH,增持,目标价21.00元) [10][51] - 艾可蓝积极参与国七预研开发,技术储备和产品竞争力领先,同时船舶后处理和算力服务器贸易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52] - 奥福科技专注于蜂窝陶瓷技术,2025年下游重卡市场回暖带动公司Q2扭亏,汽油机小载体业务和GPF产品取得进展,并拓展氢能等新领域应用 [52]
艾可蓝刘屹:加快环保技术迭代 用“艾”让天更“蓝”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20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 - 公司于2009年成立,历经五年亏损后于2014年实现营业额爆发式增长,并在2020年于创业板上市[3][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5.1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6万元,同比增长23.82%[3] - 公司从行业跟跑者发展为领跑者,目前正向全球环保领军企业目标冲刺[3][10] 核心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打破外资企业长达二十年的技术垄断格局,掌握三元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等核心技术[4][5] - 公司构建四大核心技术体系,拥有280项授权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及70多门类催化剂配方技术[5] - 公司的选择性催化还原产品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颗粒物捕集装置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5] 主营业务市场与转型战略 - 公司核心市场聚焦于商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领域,这些领域电动化进程缓慢,需求有坚实支撑[6] - 非道路机械自2023年国四标准实施后尾气处理需求显著增长,船舶领域受国内外双重标准推动需求不降反升[6][7] - 公司针对混动车型开发适配尾气后处理产品,并推进电池PACK系统技术研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7] 新业务领域布局 - 公司提前布局国七排放标准技术,作为核心单位参与国家专项研发计划,牵头承担两大关键课题[3][7] - 在氢能领域研发氢燃料电池催化剂、PEM电解水催化剂,在智算领域布局供应链平台、智算资源平台及AI+医疗数据挖掘业务[7] - 公司以多元化、精益化、国际化为方针,在短期盈利与长期转型间寻找平衡[8] 国际化拓展与合作 - 在欧洲市场通过并购开拓客户,与多国客户开展全系统产品开发工作[8] - 在亚洲市场与日本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已获得小批量订单[8] - 预计未来3至5年内,海外业务将与国内业务并驾齐驱[8] 人才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探索课程共建与项目共研的双向育人机制,与高校合作培养具备技术、低碳、数字化三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9] - 公司董事长在10多年间共培养2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研发[10] - 企业将技术痛点与研发需求精准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驱动行业长远发展[9]
雅下水电为凯龙高科带来的工程车尾气处理业务机会
江南时报· 2025-07-23 11:18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 工程将于2025年7月19日开工 总投资1 2万亿元 工期10年 是世纪工程 [1] - 工程将带动工程机械 水泥建材 钢铁 电网设备等需求 大基建板块近期涨幅显著 [1] - 工程车需求量大 包括2000台宽体车(90吨级)和1000台工程设备运输车 用于土石方转运和公路改扩建 [1] - 工程车需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 柴油发动机需加装SCR和DPF等后处理系统 [1] 凯龙高科业务机会 - 公司是国内尾气后处理行业技术领先企业 具备柴油机尾气处理全产业链能力 [1] - 雅下水电工程的大量工程车尾气处理需求将对公司业务产生显著拉动 [1] - 公司SCR系统和尿素喷射控制技术已通过国六b认证 适配重卡和工程机械 [2] 凯龙高科财务与估值 - 公司当前市值18亿元 市净率3倍多 [2] - 2023年营业收入5 78亿元 [2] - 受新能源汽车冲击 公司近年盈利下降 但大基建带来的传统油车需求提升将带来业务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