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
搜索文档
从“踢”好到“育”好 让孩子们的成长“足”够精彩
河南日报· 2025-10-20 07:35
在郑州市中原区郑上路小学,学生们正在教练指导下进行足球训练。 "足球带给我健康和快乐,天天踢也不嫌累。"10月16日下午5点,尽管左腿上的磕伤尚未愈合,郑州市中原区 郑上路小学三年级学生桑丹洛珠已经认真投入训练。今年暑假后,因家人工作变动,桑丹洛珠从老家西藏来 到郑州,慕名转入有着悠久足球传统的郑上路小学。从小热爱足球的他惊喜地发现:"在老家时只有周末开 课,来到这里后,每天放学后都能在学校训练。" 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不仅让桑丹洛珠在异乡找到了归属感,也带给无数青少年振奋和激情。在今 年夏天举行的河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省长杯"(以下简称"省长杯")赛场上,113支代表队、近3000名运动员 和教练员在烈日下奔跑拼搏,展现出勇于进取的体育精神,谱写着不言放弃的动人旋律。校园足球为何能在 中原大地蔚然成风?足球名校取得出色成绩的背后又有哪些动人故事?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1 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 "不要低头,抬起头!""别怕出错,往前冲!""变向带起来!"当天下午,在郑上路小学足球场上,教练们正 在指导数百名学生进行足球战术练习。这片绿茵场,见证了该小学半个世纪的足球梦想。 1974年,在罗靖、蒋淼等第 ...
萌娃小将燃动“苏超”大舞台 南京校园足球“火力全开”
南京日报· 2025-09-08 10:59
南京校园足球发展现状 - 南京已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94所 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10所 全市21所优质初中开展足球特定类型招生 14所优质高中招收足球特长生 建立覆盖大中小学的足球人才梯队培养体系 [4] - 近5年全市新扩建学校运动场地133.3万平方米 新建约180个校园足球场地 每年投入近100万元为35万名师生购置市级校园足球专项保险 常年参加校园足球竞赛活动人数不低于20万人次 [4] 南京校园足球成果与人才输出 - 2024年5月江苏青年女足获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冠军 其中5名球员来自南京江浦高级中学 2024年"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职校组包揽所有组别冠军 2025年"省长杯"22支参赛队伍中12支跻身前八 [5] - 多名运动员入选各年龄段"国字号"球队 近20名学生被顶尖"双一流"高校录取 其中近10人进入C9高校 近200人凭借体育特长升入理想高校 "苏超"南京队50人大名单中22名球员出自南京校园足球培养体系 [5] 南京校园足球发展规划 - 实施质量监测 人才培育 竞赛锤炼 师资储备 升学保障的"五维良性生态系统" 质量提升工程将实施星级动态评价体系 建立特色学校 师资队伍和优秀运动员的量化评价与晋级通道 [6] - 开发信息化智数平台 构建全国首个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发展指数模型 创新推出"升降级"南京市校园足球周末联赛 两年内覆盖全市所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6][7] - 启动优秀校园足球教练员进编路径试点 江北新区计划拿出10个教师编制 推进职业学校转型新型足球学校 与高校达成"5+2"升学直通 普通高中与体育院校"3+4"贯通培养等4项升学通道突破性举措 [7] 校园足球实践案例 - 大厂实验幼儿园从2014年开始"快乐足球"探索实践 将足球融入幼儿一日活动课程 组建30名中班和大班小朋友的展示队伍参加"苏超"展演 [2]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建立普及融通 提优扩容 精英培优三类足球特色课程 派出30人队伍参加"苏超"展示 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参与足球训练 [3]
千年古镇叩响绿茵梦想之门
苏州日报· 2025-07-14 08:11
苏州校园足球发展模式 - 吴县中学实施"体教融合、市队校办"项目,首批16名足球特长生三年后实现省内赛事大满贯,6名队员同时出战"苏超" [2] - 学校采用"上午读书、下午踢球"双轨模式,34名队员中绝大多数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部分入选中国足协U16国家队 [4] - 文达实验初中构建"课堂+社团+赛事"三维培养体系,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社团活动实现全员参与足球运动 [5] 人才培养成果 - 17岁小将寇程在"苏超"联赛第五轮开场1分17秒破门,刷新最快进球纪录 [1] - 队长陈开忠在2024年"省长杯"决赛头球绝杀夺冠并获"最佳球员",多名队员被高校录取 [2] - 周玉铭、陈子凡入选国少队,陈子凡参加2025年亚足联U17亚洲杯预选赛 [4] 区域足球教育体系 - 浒墅关9所中小学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心幼儿园获评"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示范园" [6] - 文正小学校足球队2024年获苏州市U8混合组第一名,2025年获市长杯女子乙组第二名并打进省长杯 [7] - 从幼儿园到中学形成全链条培养体系,足球课程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7] 创新培养机制 - 浒墅关将足球文化融入日常,特色课程与趣味活动激发参与热情 [1] - 吴县中学专业教练+优质师资团队模式实现"体教双赢",队员既获赛事荣誉又考入高校 [4] - 文正小学校分年级教授足球技能,将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教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