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核功率自动标定系统
搜索文档
我国首个,研发投用!
中国能源报· 2025-10-31 15:13
核心观点 - 国内核电行业首个核功率自动标定系统在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成功投用 标志着行业在运维自动化和安全性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1] - 该系统实现了核功率标定工作的全自动一键式操作 将标定时间从8小时大幅缩短至70秒 响应速度提升400倍以上 [1][4] - 新系统显著提升了核电站运行的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 单台机组每个燃料循环可增加发电量约720万度 [4] 技术背景与行业痛点 - 堆芯核功率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参数 传统依赖堆外核仪表系统进行测量 在燃料循环末期需对功率量程增益因子进行标定 [3] - 传统人工标定方式需多名工程师协同 耗时长达8小时以上 期间机组无法满功率运行 造成发电损失且存在操作失误风险 [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红沿河核电与苏州热工研究院组成联合团队 用时20个月完成从技术论证到现场投用的全流程工作 [3] - 研发团队成功攻克通信协议黑盒解析 软件共模分析与验证 全场景仿真测试平台建立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国内外无先例可循 [3] 应用成效与价值 - 系统于今年10月在红沿河核电5号机组投用 操纵员在控制界面一键操作即可在70秒内完成标定 彻底避免人工操作失误风险 [4] - 系统投用后核功率标定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可靠保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