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检验科检验
icon
搜索文档
医院检查,进入大降价时代
虎嗅APP· 2025-09-10 18:44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展 - 国家医保局已印发33批次《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覆盖物理治疗类、消化系统及疝、甲乳类等领域,改革持续推进[4] 价格调整对医院科室收入结构的影响 - 改革导致不同学科调价幅度差异显著,临床科室项目价格涨幅达10%~20%,而影像、检验等科室降幅达10%~30%[5] - 放射科与检验科成为价格下调重点区域,部分地区降幅普遍达20%~40%[8] - 海南省调低378项医疗服务价格,平均降幅31.34%,其中核医学类降幅40.37%、检验类降幅33.28%[9] - 陕西省三级医院PET/CT按部位检查价格从4200元降至2450元(降幅41.67%),安徽省从5000元降至2500元(降幅50%),湖南省CT血管成像从960元降至550元(降幅42.71%)[8] 医院运营压力与成本挑战 - 放射科与检验科收入下降对医院整体收入造成冲击,部分医院测算整体收入将出现下滑[5] - 检验科收入下降约30%,但人力、运输、储存等成本保持不变,导致经济压力增大[10][18] - 小型医院面临更严重挤压,因试剂成本高且使用频率低,可能进一步增加浪费和成本[20] 改革背景与目标 - 改革采用"腾笼换鸟"思路,提高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降低依赖大型设备的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17] - 通过规范项目内涵和成本透明化,挤压检查检验耗材水分,消除过去不透明的耗材加价利润[18][19] - 医疗设备投入模式可能改变,厂商难以通过捆绑销售高利润试剂和耗材盈利,医院需真金白银购买设备[20] 医院应对策略与行业转型 - 医院通过护理、手术等劳务价值上升项目弥补收入缺口,并推行精细化运营管理以优化病种结构和诊疗流程[22] - 医院与医保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反馈定价问题,但医保部门常参考其他省份价格而忽视个别医院特殊情况[24] - 改革倒逼医院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收入结构,推动建立更合理透明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24] 长期影响与学科发展担忧 - 价格下调可能导致放射科、检验科技术劳务价值被削弱,引发人才流失和学科可持续发展问题[6][12] - 改革缺乏透明定价依据,降价幅度测算逻辑不明确,需建立更科学的定价机制[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