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物香氛
icon
搜索文档
文创市场火热释放浓浓“文化味道” 创意叠出“蘑”力破圈妥妥“流量担当”
央视网· 2025-08-04 10:56
暑期旅游旺季文创市场销售高峰 - 全国各大景区和博物馆文创商店迎来销售高峰 以花朵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格外吸引游客目光 [1] - 山东济南大明湖百亩荷花初绽 成为盛夏"流量担当" 带动周边文创消费 [3] - 济南百花洲推出非遗扎染夏荷帆布包 掐丝珐琅画和鲁绣等荷花主题文创产品 [4] 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开发 - 福州三坊七巷和上下杭景区推出茉莉花主题文创 包括香囊、冰箱贴、挂件和茉莉簪花体验 [8] - 福州多家店铺推出茉莉特饮、茉莉绿豆糕和茉莉蝴蝶酥等创意伴手礼 [10] - 北京国家植物园推出植物毛绒玩具、植物盲盒和植物香氛等可食用、可种植的文创产品 [13][16] 创新文创产品形式 - 北京紫竹院公园利用近80万株竹子开发竹质文创产品 包括3D打印竹林图案冰咖啡和竹杯消夏冰饮 [14][16][20] - 云南昆明推出野生菌主题文创 包括树脂粘土蘑菇森林微景观摆件和簇绒蘑菇包挂钥匙扣 [19][22][24] - 文创产品从视觉扩展到嗅觉和味觉体验 如国家植物园的植物香氛和福州茉莉花食品 [13][10] 非遗与传统工艺结合 - 济南百花洲非遗扎染坊提供荷花扎染体验 游客可亲手制作夏荷帆布包 [4] - 掐丝珐琅画采用金丝圈骨和彩砂点色工艺 鲁绣通过飞针走线呈现荷花图案 [4] - 昆明文创工作室手工制作菌子主题饰品 采用原创设计和多种材质 [19][22]
年轻人突然爱上“赶集”,五一北京市集成群,赶个集得花上大几百 | 五一促消费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5-06 22:54
市集消费新趋势 - 年轻人重新爱上赶集,各类主题市集如咖啡节、面包节、啤酒节等成为新消费通道 [3] - 五一假期北京举办近20个不同主题市集,吸引大量年轻人消费 [3] - 市集需购买门票(如"双手做工"市集门票35元/人),且商品价格较高,但依然吸引消费者 [5][8] "双手做工"市集案例 - 市集位于北京郎园station(前身为老纺织仓库),被认定为北京市首批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 [4] - 共有接近200个店铺,集合全国各地手作人,涵盖食品、服饰、背包、手工艺品等多个品类 [3][8] - 商品定价较高:冰激凌两球30元,亚麻/丝质衣服单价过千元,手冲咖啡超60元,与精品咖啡馆价格持平 [9] - 市集结合乐队和脱口秀表演吸引年轻人,无需额外收费 [10] 市集商业模式 - 摊主多为独立品牌主理人(20-30岁年轻人),市集成为品牌推广和线下广告的重要渠道 [9][10] - 市集通过社交平台预告活动,提前积攒人气 [10] - 部分摊主表示参加市集主要目的并非直接销售,而是品牌曝光 [10] 行业动态 - 市集已成为消费热点,商场、广场、赛事场地等频繁出现市集 [11] - 五一期间北京多个商圈推出特色市集: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举办艺术节、北京坊推出"星瑶市集"、首钢园举行啤酒节、隆福寺推出中古市集 [11] - 上海等地政策支持市集经济,优化设摊开放区域发展夜市经济 [13] 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愿意为独特商品支付溢价(如手工木雕、植物香氛等),认为"不是天天购买但值得" [9] - 市集成为年轻人展示个性穿搭的场合(如洛可可风格长裙),提供审美包容空间 [13] - 部分消费者因社交平台推荐选择市集作为假期活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