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智能驾驶系统

搜索文档
“比亚迪的资源不支持搞内部 ‘赛马’,只能去跟外部竞赛”
虎嗅APP· 2025-07-30 18:13
市场表现与竞争态势 - 公司上半年总销量达2146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乘用车销量增长315%,海外销量增长1182%,国内市场增幅为189% [1] - 国内市场增速放缓源于零售占比已超15%的规模效应及友商竞争压力,新能源技术成熟期导致先发优势红利消退 [1] - 竞争对手沿袭公司技术路径追赶,产品差异化缩小使市场竞争加剧 [1] 技术战略定位 - 智能驾驶被列为决定未来十年发展的关键战役,关乎品牌升级与利润提升 [3] - 新技术院作为核心研发部门,智能驾驶团队规模达5000人,总工程师数16000名,占公司工程师总数近1/6 [4] - 2025年初密集技术发布会反映被追赶的焦虑 [2] 智驾核心理念 - 坚持辅助驾驶定位,核心目标是降低驾驶疲劳和减少交通事故 [9] - 认为技术无法完全替代人工驾驶,尤其在复杂城市场景中面临物理极限 [9] - 通过扩充场景库和硬件投入(动力/底盘)提升事故预防能力 [10] 用户应用数据 - 泊车辅助功能使用率从30-40%提升至60%以上,预期未来达100% [11] - 城区智驾场景使用率从10%增至20-30%,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11] 技术研发路径 - 端到端模型(如VLA)需通过内部严格评测,新版本必须超越现有方案才会落地 [13] - 不盲目参与算力竞赛,专注模型优化以实现中小算力平台的高效部署 [14] - 采用车端小模型精准收集特殊场景数据,提升大模型训练质量 [15] 生态合作策略 - 保持开放合作,与华为等算法公司协同,同时维持全栈自研能力主导整车设计 [17] - 璇玑架构实现内外协作开发平台,支持合作伙伴基础功能与自有硬件智能化开发 [17] - 暂不自研芯片,采用英伟达、地平线等供应商产品满足算力需求 [18] 资源配置机制 - 新技术院人力结构稳定:智能座舱4000人、智驾5000人、电动化8000人 [20] - 电动化与智能化团队共建数据平台,四大电动化平台均深度协同开发 [20] - 采用集中资源单点突破策略,避免内部赛马,直接对标行业领先者 [22] 海外拓展挑战 - 欧盟数据本地化要求及各国道路差异导致研发投入门槛高 [22] - 海外消费者对智驾认知度较低,需分国家进行数据闭环训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