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基型胶粘剂

搜索文档
双欣环保主板IPO10月24日上会
北京商报· 2025-10-17 19:39
上市进程 - 公司主板IPO将于10月24日接受上市委员会审议 [1] - 公司主板IPO于2023年2月28日获得受理并于3月25日进入问询阶段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一家从事聚乙烯醇(PVA)、特种纤维、醋酸乙烯(VAC)、碳化钙(电石)等PVA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拥有聚乙烯醇全产业链布局 [1] 募资用途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18.65亿元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投入年产1.6万吨PVB树脂及年产1.6万吨PVB功能性膜项目 [1] - 募集资金将投入年产6万吨水基型胶粘剂项目 [1] - 募集资金将投入PVA产业链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 [1] - 募集资金将投入电石生产线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 [1] - 募集资金将投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 募集资金将投入PVA产品中试装置建设项目 [1] - 募集资金将投入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
双欣环保10月24日深交所首发上会 拟募资18.6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9:09
上市审核进程 -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10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行上市申请 [1] 募集资金概况 - 本次拟募集资金总额为186,538.34万元 [1]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计总投资规模为187,788.42万元 [2] 募集资金具体投向 - 年产1.6万吨PVB树脂及年产1.6万吨PVB功能性膜项目 投资规模55,753.00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55,731.26万元 [2] - 年产6万吨水基型胶粘剂项目 投资规模35,158.00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35,112.35万元 [2] - PVA产业链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 投资规模17,050.00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16,584.84万元 [2] - 电石生产线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 投资规模12,000.00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11,362.41万元 [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投资规模16,901.60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16,880.66万元 [2] - PVA产品中试装置建设项目 投资规模7,925.82万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7,866.81万元 [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拟使用募集资金43,000.00万元 [2]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内蒙古双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持有公司49,116.70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的57.11% [2] - 实际控制人为乔玉华 通过双欣资源、安特尔间接控制公司股东会共计62.10%的表决权 [2] 中介机构信息 - 本次发行的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3] - 保荐代表人为周斌、赵欢 [3]
2025年中国环保胶黏剂行业发展政策、发展现状、企业布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水性生物智能突破,环保胶黏剂行业迈向千亿规模[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3 09:59
环保胶黏剂行业概述 - 环保胶黏剂采用天然、可再生或低毒原料制成,具有低VOC、无甲醛、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涵盖天然胶黏剂(如淀粉胶、大豆胶)和合成环保胶黏剂(如水性胶、UV固化胶)等类型 [1][2] - 按应用分为包装、家具、电子等行业专用胶,按固化方式分为物理固化、化学固化和光固化等 [2] - 随着环保法规趋严和市场需求增长,环保胶黏剂正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2] 政策背景 - 中国密集出台政策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到2025年溶剂型胶粘剂使用量下降20% [5][7] - 配套出台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专项规范,构建覆盖生产、应用、排放全流程的环保监管体系 [5][7] - 政策倒逼产业升级,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胶粘剂产品 [7]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以有机硅、合成树脂、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等基础化工原料制造商为核心,生物基原料(如淀粉、大豆蛋白)崛起提供替代选择 [8] - 中游生产环节通过自动化升级(如机器人涂胶系统)和环保技术(如RTO焚烧炉)提升效率与合规性 [8]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建筑、包装、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占比超80%,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对高性能环保胶黏剂需求爆发式增长 [8] 行业发展现状 - 胶黏剂作为关键基础材料,"十四五"期间保持产量年均4.2%、销售额年均4.3%的稳健增长,2024年产量约855万吨,消费量约756.2万吨 [10] - 进出口呈现"进口收缩、出口扩张"态势,2024年出口量117.01万吨(同比增长23.93%),2025年1-6月出口量63.78万吨(同比增长18.46%) [12] - 行业销售额承压下行,2023年销售额1140.9亿元(同比下降0.91%),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1097亿元(同比下降3.85%) [14] 环保胶黏剂发展现状 - 行业沿高性能突破、低碳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路径加速迈进,技术创新聚焦生物基材料合成、水性化技术迭代及可降解体系构建 [16] - 水基型胶粘剂成为市场支柱,2023年市场规模480亿元,预计2025年攀升至650亿元,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16.3% [16] - 热熔胶作为重要品类,2024年销售量突破180万吨达180.10万吨(同比增长11.45%),销售额319.81亿元(同比增长5.06%) [18] 竞争格局 - 国际化工巨头(如汉高、3M)凭借技术专利壁垒占据汽车、电子等高端市场,维持40%以上毛利率 [20] - 本土龙头企业(如回天新材、硅宝科技)在新能源、光伏等中端市场实现50%-60%国产化替代,加速布局生物基材料与智能化产线 [20] - 中小型企业深陷低端建筑、包装胶领域价格竞争,面临环保政策倒逼的产能出清压力 [20] 企业布局 - 回天新材重点发展新能源车用胶黏剂,计划2025年扩建5万吨产能 [22][23] - 硅宝科技光伏密封胶市占率超25%,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2][23] - 万华化学推进8万吨CO₂聚醚项目(2026年投产) [22][23] - 永冠新材投建30万吨可降解胶项目应对欧盟禁塑令 [22][23] - 汉高在华布局生物基结构胶生产(60%生物基),烟台"鲲鹏工厂"2025年投产 [22][23] 发展趋势 - 技术端聚焦水性化、生物基化与智能化突破,预计2030年水性胶市场份额突破50%,生物基聚氨酯固化时间缩短30%,成本降低15% [24] - 市场端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结构胶单车用量从2020年2.5公斤增至2025年4.2公斤,2030年高性能水性热熔胶需求量预计达35万吨 [24][25]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2030年行业CR10超65%,海外产能占比达25%,形成"国内研发+海外生产"全球化布局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