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稻香软217(崇尚217)

搜索文档
一粒“金种子”,助力农业发展
环球网· 2025-08-27 19:41
来源:农民日报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沪稻香软217(崇尚217)",以102万元的价格,将其 15年独占使用权授予上海崇明种子有限公司,创下今年上海常规稻种新品转让价新纪录。 "金种子"的育种突破值得点赞,未来要实现从"吃饱"到"吃好"的跨越,需要多方发力。首先,要坚持科 技赋能,持续突破育种等关键技术,让农业有更强的"芯片"。其次,要坚持品牌赋能,培育更多具有地 方特色的品牌农产品。再有,要坚持机制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助力更多科研 成果真正走向田间地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产业;一次创新,足以激活一片乡土。让更多"金种子"落地生根,中国农业才 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收获更多"丰收价"。(钱立功) 水稻育种长期面临"好吃不好种、好种不好吃"的矛盾。口感香软的品种往往植株高、易倒伏,难以机械 化种植;而高产稳产的品种又常因口感偏硬、香气不足,难获市场青睐。"沪稻香软217"通过融合传统 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历经七八代持续选育,实现了品质与产量兼顾,不仅米粒晶莹、口 感软糯,还具备植株矮壮、耐密植、易管理的特性。 "金种子"的价值,首先体现在经济效益上。 ...
打造好口碑 崇明百万重金买种子 “崇尚217”已试种8000余亩 最快明年端上更多消费者餐桌
解放日报· 2025-08-20 09:56
行业趋势 - 上海农业正从追求产量向追求价值转变,关注一亩地创造的价值而非单纯产量 [1] - 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业成为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正转化为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3] 新品种技术突破 - 上海市农科院历时7年选育出"沪稻香软217",结合传统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技术,解决"好种不好吃,好吃不好种"矛盾 [1] - 新品种植株矮壮抗倒伏,米质晶莹油润、口感香软,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1][2] 商业价值与交易 - "沪稻香软217"以102万元价格转让15年独占使用权,创上海常规稻种新品转让价纪录 [1] - 受让方上海崇明种子公司将其更名为"崇尚217",强化"崇明大米"地理标志商标核心竞争力 [2] 市场推广与效益 - 新品种已在上海东滩试种8000余亩,亩产稻谷约1200斤,亩产值超3200元 [3] - 独占授权模式有助于集中资源推进规模化生产、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避免低价竞争 [2] 品牌战略 - "崇尚217"承载崇明生态岛打造顶级农产品品牌的决心,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消费端形成完整链条 [2] - 新品种最快明年可大规模推广上市,进一步延伸市场价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