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益生菌固体饮料
搜索文档
向大海 要健康——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研发与成果转化见闻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8 08:35
行业规模与战略地位 -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品类约占全球上市总品类的三成 [1][2] -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动能 [1]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近5年有近50项成果实现转化应用,助企增值30亿元 [1][2] 代表性产品与技术突破 - 从虾蟹壳中提取的高纯度氨糖药物已于去年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1][2] - 蓝湾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于2024年5月正式获批上市,成为全球纯度最高的氨糖 [2] - 源自深海鲸肠道样本的益生菌技术已成功转化,研发上市7款海洋益生菌固体饮料 [5][6] - 海藻寡糖生物肥技术应用于水稻等作物,实现有机标准下的增产 [9] - 采用深海"噬油菌"成功治理厦门观音山沙滩3000平方米的石油污染 [10] 研发资源与创新能力 - 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是世界上库藏量最大的海洋菌种库,保藏超5万株海洋微生物 [3] - 该库已发表248个海洋微生物新物种,针对深海真菌发现的新化合物数量约占全球同期新发现的50% [3] - 海洋环境独特,其微生物新化合物发现率高,而陆地微生物新化合物发现率不到5% [3] 成果转化机制与成效 - 海洋三所通过"科技特派员"机制,近5年派出50名科研人员驻企,助力16家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并新成立7家企业 [7] - 建立开放共享的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使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从30%提升至80% [7][8] - 研究所修订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将技术转让或许可的净收入奖励比例提高至80%,并允许科研人员在企业兼职 [11] 未来研发方向 - 在生物医药领域,正开展具有抗胃癌、镇痛功效的化合物临床前研究 [11] - 在生物制品领域,瞄准人体健康、环境友好等方向,研发海洋生物酶、保健食品、化妆品等 [11] - 纳米抗体等前沿技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攻克顽固癌症锻造新武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