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夏渔歌南粳46稻鸭米
icon
搜索文档
“老粮仓”闯出新“食”代
苏州日报· 2025-08-27 07:0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市场化转型和全产业链模式成功拓展校园粮油配送业务 服务范围从吴中区扩展至姑苏区、吴江区、相城区及部分高校 覆盖超560所学校70万师生[1] - 改革驱动业务转型 从政策性粮食储备转向市场化经营 2024-2025学年配送收入约900万元 2025-2026学年预计超2000万元[1] - 以国企品质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通过全流程管控和品牌文化输出建立行业标杆[2][3][7] 业务转型背景 - 2022年苏州市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两分离、四分开")导致公司政策性粮食储备业务划归市级管理 整建制并入吴中农发集团[2] - 核心业务剥离后面临经营困境 需寻找市场化经营方向实现自我造血[2] - 选择校园粮油集中配送领域 因国企资质与校园食品高要求(质量、安全、稳定性、可追溯性)高度匹配[2] 竞争优势与资源 - 拥有3.5万吨仓容专业粮食储备库 配备智能通风、环流控温、电子测温等控制系统[3] - 具备完整仓储管理和质量检验流程 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可控供应链闭环[3] - 整合种植、收购、仓储、加工、配送全产业链体系 提升品质管控和成本控制能力[4] 改革措施 - 组织架构调整:贸易部门18名员工中16人整合至市场一线 要求成为涵盖投标、合同、仓储、品控、物流及客户维护的多面手[4] - 薪酬制度改革:推行与营收、利润直接挂钩的"工资包"激励机制 替代传统薪酬体系[4] - 通过社区、企业食堂小额订单进行实战演练 2023年已实现收入增长[5] 市场拓展成果 - 2023年首次跨区服务姑苏区11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 吴中区学校服务比例达75%[6] - 2024年新增吴江区、相城区及高校服务 总服务师生数超70万人[6] - 配送满意度评分保持100分 通过优化排班和精准调度满足多样化需求[6] 品质管控与品牌建设 - 每批次大米和食用油均提供厂家出厂报告及国家级第三方检测报告 并上传至"阳光食堂"监管平台[7] - 打造地产品牌"消夏渔歌"(源自吴王夫差与西施典故) 核心产品"南粳46稻鸭米"获国际粮油博览会金奖[7] - 3300多亩消夏湾生产基地获绿色食品认证 融合生态种植与吴地文化传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