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产业链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真兰仪表(301303):点评报告:Q3单季度营收创新高,毛利率同环比高增长
浙商证券· 2025-11-04 18:3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真兰仪表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4][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创下历史新高,毛利率实现同比和环比的高增长 [1] - 公司燃气表业务护城河稳固,并正通过拓展水表和汽车零部件业务打造第二、三增长曲线 [2][3] - 基于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稳健增长 [7]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21.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5亿元,同比增长7.5%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亿元,同比增长22.2% [1]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1.4%,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20.5%,同比下滑2.5个百分点,主要因去年同期投资收益较高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率为15.8%,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 [1]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达4.8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微降0.4%,环比增长34%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8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34%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2.8%,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6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21.9%,同比下滑3.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5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率为16.8%,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0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2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 [1] 业务分析与发展战略 - 燃气表业务采用全产业链自制模式,从模具开发到智能模块生产均自主完成,构成独特竞争优势 [2] - 公司自研超声波燃气表核心模组并取得专利,打破海外技术垄断,推动国产替代 [2] - 水表业务于2024年承接德国真兰品牌国内小口径水表市场,借助品牌和渠道优势开拓国内市场 [2] - 汽车零部件业务在株洲和芜湖设生产基地,依托区位优势服务北汽、比亚迪等客户 [3] - 水表、燃气表同属公共事业领域,有望实现渠道复用,助力新业务快速发展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营收为18.4亿元,同比增长23% [7] - 预测公司2026年营收为22.3亿元,同比增长21% [7] - 预测公司2027年营收为26.6亿元,同比增长19% [7] - 2025-2027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0% [7]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10% [7] - 预测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0亿元,同比增长12% [7] - 预测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8亿元,同比增长21% [7]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6% [7] - 基于2025年11月3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PE为19倍 [7] - 基于2025年11月3日收盘价,对应2026年市盈率PE为17倍 [7] - 基于2025年11月3日收盘价,对应2027年市盈率PE为14倍 [7]
新疆乳业“老大哥”天润带来多款产品
每日商报· 2025-10-21 07:22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模 - 公司是新疆乳业领先品牌,跻身中国奶业20强,并获全国奶啤第一品牌及新疆牛奶第一品牌等三项认证 [1] - 公司日产销乳制品超过680吨,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市 [1] - 公司成立23年,从区域品牌发展为全国性名片 [1] 全产业链与奶源优势 - 公司构建了从饲草种植、奶牛养殖到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体系 [2] - 公司在新疆黄金奶源带布局26个现代化牧场,自有奶源比例超过90%,牛只存栏量接近7万头 [2] - 公司牧场位于天山北坡黄金奶源带,奶源品质部分指标优于欧盟标准 [2] - 公司旗下拥有8家专业化养殖企业,11个牧场通过国家级学生奶奶源基地验收 [2] 产品创新与核心产品 - 公司产品线已拓展至68个,从早期低温奶到2013年凭借创新单品奶啤获得市场成功 [3] - 奶啤是公司明星单品,公司是全国唯一拥有奶啤自建产线的乳企,拥有5项关键技术国家专利 [3] - 公司鲜牛乳采用巴氏杀菌工艺,每100g含3.8g蛋白质和120mg钙,营养成分超过国标 [3] - 公司产品包括爱克林酸奶、饭盒酸奶、佳丽纯牛奶、雪山有机纯牛奶等,深受市场喜爱 [3][4] 市场口碑与销售表现 - 公司在浙江市场的乳制品复购率逐年攀升,产品凭借浓郁香气和醇厚口感获得良好口碑 [3] - 公司产品在超市冷藏区占据重要位置,并通过品鉴活动获得消费者一致好评 [3] - 公司经销商评价公司产品具有硬气、靠谱、放心的特点 [2]
让“好棉花”更有分量
经济日报· 2025-10-21 06:03
眼下我国棉花迎来大面积收获。采棉机穿梭在广阔棉田里,将雪白棉朵精准采收、压缩打包。中国棉花 协会最新调查显示,由于天气总体适宜、棉农水肥管理到位,棉花长势良好,预计2025年全国棉花产量 创2013年以来新高。 千层纱万层纱,抵不过四两好棉花。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纺织工业的原料。棉花产业的发展不仅 关系棉农收入、乡村振兴,还关系到下游纺织产业链安全。传统认为,其他农产品主要解决吃饭问题, 棉花则主要解决穿衣问题。事实上,棉花不仅是主要的天然纤维来源,也是重要的油料和蛋白来源。如 今,农业、纺织、化工、国防甚至制造纸币都离不开棉花。可以说,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是国际博弈的重要一环。 1998年起,我国棉花产业开始市场化改革,经历了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化价格机制建立、临时收储、目 标价格等探索过程。目前,棉花产业已经形成了期现市场融合、国内外联动、上下游协同的良性发展态 势。但与此同时,棉花一致性不够高、优势品牌尚未形成、棉机装备需求升级、主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等 问题依然制约产业发展。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是国际博弈的重要一环。推动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只靠单一环节发 力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全产 ...
海南白沙 点绿成金生态富民
经济日报· 2025-10-11 06:17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腹地,日照绵长,光热充沛,气候宜人。近年来,该县 坚守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相协调的"两山"实践路径,重点打造南药产业。白沙山野林间的南药,成为当地产 业与生态共生共荣的鲜活注脚,更是乡亲们奔向幸福的"绿色船票"。 好山好水好药材 清晨的阳光穿透翠绿的橡胶林,益智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白沙青松乡拥处村村 民吴玉萍在橡胶林下种植的益智一簇簇长势喜人。"这会儿主要过来浇水,下午还要来一趟。"吴玉萍说,她 和丈夫从2006年开始种了40亩益智,每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黎族医药是中华医药宝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常用的药用植物属于南药。白沙制定并实施了《白沙黎族自治 县黎医药保护与发展条例》。该条例共18条,对黎医药保护与发展中涉及的政府职责、管理体系、人才培养 和传承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围绕种植、加工及文旅融合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纵深推进。 白沙县把南药确定为主导产业,编制了《林下种植益智技术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县财政持续投入林下种 植专项资金,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近3000万元。青松乡、阜龙乡建设橡胶林下益智水肥一体化标准种植基 地,发挥龙头企业运 ...
面对“泼天流量”,老乡鸡能否乘风破浪?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45
品牌营销与市场关注度 - 因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争议,老乡鸡通过后厨直播意外获得大量关注,单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突破百万 [1] - 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官宣成为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指定供应商,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1] 公司发展历程与资本运作 - 公司前身“肥西老母鸡”于2003年由束从轩创立,2012年为拓展全国市场升级品牌为“老乡鸡” [1][2] - 2018年1月获得加华伟业2亿元人民币独家投资,同年7月收购武汉永和,门店数量扩大至600家 [4] - 公司首次于2022年5月递交A股上市申请,后于2023年8月主动撤单,最终于2024年1月转赴港交所申请上市 [5] 财务业绩与运营指标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亿元、62.88亿元,净利润由2.52亿元增长至4.09亿元,收入与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7.84%和27.4% [5] - 2024年公司综合翻台率为4.4次/日,优于同行,单店日均销售额位列中式快餐行业第一 [5] - 2022年至2024年人均销售额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1.5元、29.3元、28.9元 [10] 扩张战略与门店网络 - 公司采取全产业链模式,涵盖食材采购、养殖、加工、物流及门店终端,但此为重资产模式 [9] - 截至2025年4月底,门店总数达1564家,其中直营店911家,加盟店653家,扩张重心已转向加盟模式 [7] - 公司业务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2024年该区域营收占比高达83.89%,其中安徽省收入为34.76亿元 [13]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公司综合毛利率长期在20%左右徘徊,未突破25%,显著低于同行小菜园(毛利率常超60%) [9] - 重资产模式耗费大量资金,截至2025年4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为4.97亿元,难以支撑全国化扩张的资本开支 [9] 食品安全与品牌声誉 - 公司在扩张过程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例如上海店因使用过期鸡油被罚8.63万元,南京店出现农残超标 [13] - 2024年遭遇网红曝光葱油鸡分量不足及打假人质疑“散养鸡”宣传不实等负面事件,公司通过发布20万字菜品溯源报告进行回应 [14] -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食品中出现异物的投诉增多,对质量管控提出挑战 [14]
百瑞源凭借卓越的质量管理与全产业链建设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3 14:29
转自:中国质量报 让枸杞好看好吃更营养 百瑞源凭借卓越的质量管理与全产业链建设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 本报记者 贾润梅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我们多年坚持品质之路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枸杞产业迈向高标准、高质 量发展的有力鼓舞。"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瑞源")董事长郝向峰,在企业凭借卓越 的质量管理与全产业链建设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后向记者表示,这也实现了枸杞行业在该奖项 上零的突破。 "好枸杞是种出来的。"郝向峰说,百瑞源从源头抓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吴忠市红寺堡区等地 建成近670公顷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动枸杞产业从传统散户种植向企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跨越, 并率先推广"以虫治虫"的生态种植模式,引领产业从1.0迈向4.0时代。基地已通过欧盟有机产品认证、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零农残认证及AAAAA级生态农场认证,真正实现了从种植端夯实品质根基。 在技术创新方面,百瑞源携手中国农业大学历时6年攻克枸杞锁鲜技术,解决传统干制工艺导致的品 相、口感差及营养流失问题,实现了枸杞的"好看、好吃、更营养"。2020年,公司建成行业首条智能化 锁鲜枸杞生产线,推动枸杞干果从粗加工跨入 ...
新股前瞻|高潜力赛道VS巨头垄断态势明显,羊奶粉“小而美”宜品营养如何破局?
智通财经· 2025-09-07 13:24
公司概况 - 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8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和中信建投国际 [1] - 公司是中国羊奶粉市场第二大企业 2024年市场份额达14%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份额17.6% 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本土品牌市场份额4.5% [1] - 公司采用全产业链模式 涵盖自有牧场、原料奶采购、核心配料供应加工到生产销售的全价值链 在西班牙、韩国和中国黑龙江拥有自有牧场和工厂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 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和17.62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亿元 同比下滑10.34% [3] -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为核心业务 2022-2024年营收占比超55% 2025年上半年达55.6% [3] - 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2022年45.2% 2023年49.9% 2024年49.9% 2025年上半年达50.9% 与行业龙头持平 [3] - 2022-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分别为7.68亿元、8.09亿元、8.83亿元和3.96亿元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7亿、1.68亿、1.72亿和5668.8万元 [3] 行业分析 - 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处于"总量见顶 结构升级"调整期 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人 市场基本盘持续萎缩 [5] - 2023年实施新国标政策 行业准入门槛提高 大量中小品牌退出 集中度加速提升 [6] - 消费趋势向高端化发展 羊奶粉、有机奶粉、特配粉等细分赛道增速高于普通牛奶粉 [6] - 羊奶粉零售额从2020年208亿元增长至2024年25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7% 预计2029年达318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4.9% [6] 竞争格局 - 奶粉行业呈现高度集中态势 飞鹤、惠氏、达能、君乐宝等巨头垄断大部分市场份额 [7] - 前十大品牌市场占有率极高 新品牌进入门槛高 马太效应明显 [7] - 宜品营养在细分领域有名气 但整体品牌声量与超头部品牌存在较大差距 [7] 发展战略 - IPO募资将用于研发、产业链升级、智能制造、品牌建设、国际扩张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1] - 公司拥有宜品、蓓康僖、欧士达等多品牌矩阵 覆盖大众到高端多个价格带 蓓康僖为市场头部羊奶粉品牌 [2] - 全产业链模式有效保障奶源安全稳定 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行业监管要求 [2]
高潜力赛道VS巨头垄断态势明显,羊奶粉“小而美”宜品营养如何破局?
智通财经· 2025-09-07 13:11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和中信建投国际[1] - 以2024年零售额计 公司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14.0% 在中国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17.6% 在中国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本土品牌中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4.5%[1] - IPO募资拟用于研发、产业链升级及智能制造、品牌建设及产品营销、国际扩张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1] 业务模式与产品布局 - 公司是全产业链乳制品企业 专注于低致敏乳制品研发、生产和经销 覆盖从上游自有牧场、原料奶采购到下游品牌推广的全价值链[2] - 在西班牙、韩国和中国黑龙江拥有自有牧场和工厂 实现"牧草种植-奶牛/奶羊养殖-生产加工"全产业链模式[2] - 旗下拥有宜品、蓓康僖、欧士达等品牌 产品覆盖大众到高端多个价格带 包括羊奶、有机和纯牛奶粉 蓓康僖羊奶粉是市场头部品牌之一[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和17.62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亿元 同比下滑10.34%[3] -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是核心业务 2022-2024年营收占比超55% 2025年上半年达55.6%[3]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45.2%、49.9%、49.9%、50.9% 与行业龙头持平 主要受益于高端产品组合和全产业链成本控制[3] - 同期销售成本分别为7.68亿元、8.09亿元、8.83亿元、3.96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8亿元、1.72亿元和5668.8万元[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处于"总量见顶 结构升级"阶段 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人 新生儿人口连续下降 市场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5] - 2023年实施新国标 要求重新提交配方注册申请 导致中小品牌退出 行业集中度提升[6] - 消费趋势向高端化、细分化发展 羊奶粉、有机奶粉、特配粉等细分赛道增速高于普通牛奶粉[6] - 羊奶粉零售额从2020年208亿元增长至2024年25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4.7% 预计2029年达318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4.9%[6] 竞争格局与公司定位 - 奶粉行业竞争高度集中 飞鹤、惠氏、达能、君乐宝等巨头垄断大部分市场 前十大品牌市场占有率极高[7] - 公司品牌声量与超头部品牌存在差距 需通过营销投入和消费者心智建设提升竞争力[7] - 羊奶粉赛道从差异化选项演进为主流必争之地 公司需坚守品质和产业链优势 深化细分领域领导地位[7]
光明乳业2025半年报:核心指标稳中向好,全链创新构筑行业韧性壁垒
格隆汇· 2025-08-29 18: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4.72亿元 净利润2.31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7亿元 [1] 奶源与种源技术突破 - 培育出综合育种值(GTPI)3000以上种公牛48头 其中种公牛"冠军侯"GTPI达3389 位列全球种公牛排行榜第92名 成为中国首头进入国际百强的本土种公牛 [2] - 胚胎实验室投运后累计生产胚胎104枚 为优质种牛培育奠定基础 [2] 供应链与数智化转型 -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化物流路线 强化"领鲜"优势 [3] - 流程自动化在销售/财务/生产运营领域广泛应用 智能客服系统上线提升客户满意度 [4] - 物流智能管控平台实现生产/运输/仓储/配送环节高效协同 [4] - 2025年4月荣获"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4] 产品创新与品类拓展 - 推出光明新鲜牧场A2INF牛乳/纳滤高蛋白如实/芦荟多多风味发酵乳 覆盖液态奶/发酵乳/冷饮/奶粉四大核心品类 [5] - 针对特定人群推出光明优加益固/舒睡系列 形成"基础营养+功能细分"产品布局 [5] - 冷饮业务推出"菠萝沙沙"/"荔浦芋头奶昔杯"/"优倍鲜奶雪糕抹茶味"等多款热销新品 [5]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 - 与Manner咖啡联动在1200多家门店推出"光明致优娟姗拿铁" 精准触达职场人群 [6] - 官宣演员吴磊出任光明优倍品牌代言人 推动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提升 [6][7] -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合作伙伴 推出电影节联名定制包装 实现"营养+艺术"跨界融合 [7]
中粮糖业: 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0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17.67亿元,同比下降21.3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亿元,同比下降48.4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8亿元,同比下降66.42% [2] - 基本每股收益0.2080元/股,同比下降48.43% [2] 食糖产业运营 - 国内食糖年产量约1000万吨,消费量约1500万吨,缺口通过进口补充 [3] - 公司拥有13家国内制糖企业及澳大利亚Tully糖业,形成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3][4] - 2024/25榨季国内食糖产量1116万吨,同比增产120万吨 [3] - 食糖消费中工业消费占比64%,民用消费占比36% [3] 番茄产业运营 - 全球加工番茄产量3972万吨,同比下降14%;中国产量510万吨,同比减少535万吨 [5] - 公司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番茄加工企业,年产量约30万吨,占全国三分之一 [6] - 国内番茄制品消费仅占全球七分之一,但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至火锅、预制菜等新赛道 [5][6]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推出药用糖、液体糖等5大系列产品,成为国内产品品种最多的制糖企业之一 [9] - 注射级药用蔗糖中试生产线投产,儿童药用蔗糖通过CDE关联审批 [10] - 高端药用辅料项目获集团重大科技项目及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11] - 小包装糖销售1000吨,同比增长41% [10]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甘蔗糖生产能耗及成本指标较预算和同期均有所改善 [12] - 辽宁糖业蜜洗工艺脱色率提升15%,漳州糖业日产量稳定保持1400吨 [11][13] - 通过集采战略降低海运、汽运等领域运营成本 [13] ESG与合规管理 - ESG评级提升至"AA"级,综合得分8.31创历史新高 [14] - 建立"3+3+4+N"合规管理体系,通过CQC认证标准修订合规手册 [15] - 多家番茄工厂通过Ecovadis认证,4家工厂获铜牌认证 [14]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1.72亿元,较年初增长159.60% [17] - 存货90.63亿元,较年初增长6.32% [17] - 短期借款41.72亿元,较年初增长19.40% [17] - 合同负债12.65亿元,较年初增长109.44% [17] 行业市场动态 - 国际糖价从20美分/磅高位跌至15.44美分/磅低位 [3] - 郑州白糖期货在5500-6200元/吨区间震荡运行 [3] - 中国番茄酱出口均价跌幅过半,库存高企但价格近期趋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