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级固态硬盘
icon
搜索文档
破局产能焦虑!忆联全国产SSD M.2自动化方案驱动生产效率跃升
金投网· 2025-07-11 09:19
在固态存储领域,忆联凭借其从芯片设计到智能制造的全链路自主能力,持续引领行业创新,是国内首 家自动化解决方案配套落地的 SSD 制造商。面对AI PC、轻薄本、游戏本等消费电子产品加速升级,快 速增长的SSD市场需求带来愈发复杂的生产线挑战。忆联识别出消费级固态硬盘(CSSD)制造过程中的 三大突出痛点: 基于上述痛点,忆联创新推出全国产"SSD M.2自动化解决方案",专注服务于SSD产品的生产制造场 景。该方案由一体化测试平台配套系统和软件天工智能生产制造平台以及MES系统共同构成,打造并 落地软硬一体完整测试系统,方案实现以下优势: ● 效率提升:单线 UPH 突破 480 PCS/H,较人工提升 50%;机器人7x24小时无间断运行,产能弹性大幅 增强。 忆联SSD M.2自动化解决方案显著提升制造效率、产品一致性与成本效益,为从验证到量产的SSD效能 设立全新标杆。 硬件驱动:自动化系统驱动生产线全面升级转型 忆联SSD M.2自动化解决方案强效驱动生产线全面自动化转型。其核心硬件采用一体化测试平台及配套 设备,凭借高集成度设计(国家专利),实现硬件高效集成。该自动化系统支持多规格M.2 SSD及混 ...
中金 | AI进化论(6):破局与突围,企业级存储新纪元
中金点睛· 2025-03-19 08:15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越过去十年总和,引发市场对AI资本开支增长的关注 [1] - 国产企业级存储器有望跨越"从0到1"过程,进入加速放量阶段 [1] - 2024年全球企业级存储市场规模近450亿美元,预计2025、2026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 [2][26] - AI技术发展驱动数据中心资本开支不断提升,成为企业级存储增长的核心动力 [21][22][25] - 国产企业级存储产品将是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有望迎来份额较快提升 [3][32] 企业级存储概览 - 企业级存储器相对消费级在容量、性能、可靠性要求显著更高 [5] - 企业级固态硬盘容量可达8TB以上,是消费级的8倍,写入寿命超过消费级近3倍 [6] - 企业级内存条支持16GB-128GB容量,是消费级的2~4倍,具备ECC纠错等高级数据保护功能 [6] - 企业级存储参数对比显示在接口类型、读写速度、错误率等方面优势明显 [8] 发展趋势 - 企业级固态硬盘TLC仍是主流方案,未来QLC比例有望提升 [11] - 最新3D NAND Flash颗粒约200层,Samsung计划推出400层产品 [12] - PCIe 4.0是目前主流总线协议,未来PCIe 5.0占比有望提升 [12] - 企业级固态硬盘容量正从数TB向15TB、30TB、64TB发展,远期计划推出1PB产品 [13] - DDR5将占据2024年DRAM市场43%份额,企业级对DDR5导入进度更快 [14] - MRDIMM内存条能够显著提升接口速度和内存带宽,有望在AI、HPC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5] 市场规模及增长动力 - 2024年全球企业级存储市场规模接近450亿美元 [19] - 企业级NAND占总NAND市场20%,DRAM占30%~40% [18] - AI服务器驱动单服务器存储容量提升,内存价值量是传统服务器2倍,存储价值量2.25倍 [22] - AI服务器对DRAM容量提升2-3倍,8TB TLC产品成为主流 [23] - 2024年海外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达2,169亿美元 [25] - 预计2025、2026年国内数据中心资本开支达6,000亿元以上,服务器出货量400万台左右 [26] 竞争格局及国产替代 - 目前国产厂商在企业级存储份额较低,海外原厂占据垄断地位 [29] - Samsung、SK Hynix在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29] - 原厂在企业级内存条市场占据近90%份额 [30] - 国产企业级存储器头部厂商收入多在几亿元量级,未来有望达十亿元量级 [32] - 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在全球NAND Flash、DRAM产能份额或不超过10% [33] - 澜起科技在全球内存接口芯片市场拥有40%以上份额 [36] - 中国大陆企业按出货量算占据全球固态硬盘主控芯片市场近20%份额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