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

搜索文档
供不应求,eSSD全球大缺货
搜狐财经· 2025-09-16 12:42
据闪德资讯获悉,AI数据中心对大数据的储存需求增长,加剧QLC NAND Flash供不应求,造成全球大缺 货。 EB代表艾位元组(Exabyte),意即百京位元组,为超大规模云端储存资料量。 SanDisk发布全面调涨NAND产品价格约10%,威腾电子也提出涨价通知。 闪德资讯,一个聚焦关注存储产业供应链和趋势变化的垂直媒体。 业界传出,多家CSP大厂展开大规模eSSD订单采购洽谈,尤以微软、Google动作最积极,2026年将推动 eSSD取代HDD的更换。 虽然CSP大厂与NAND原厂近期仍在价格谈判拉锯博弈,但大容量储存需求导入成为趋势。 单一CSP厂商采购量估达到数十EB,换算目前HDD短缺量,可能达到约150-180EB,乐观者估算缺口将达 200EB。 据悉,美系云端服务大厂在2026年大规模以eSSD取代HDD,将导致大容量QLC SSD需求爆量成长,并与 HDD价差进一步拉近至3倍左右。 ...
市场走势分化,创业板指涨1.52%,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双双创历史新高
凤凰网财经· 2025-09-15 15:13
市场整体表现 - 主要股指表现分化 沪指跌0.26%报3860.50点 深成指涨0.63%报13005.77点 创业板指涨1.52%报3066.18点 [1][2] - 沪深两市成交额2.2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458亿元 [1] -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下跌 呈现跌多涨少格局 [2] 行业板块表现 - 游戏板块集体上涨 星辉娱乐20cm涨停 [2] - 汽车产业链板块上涨 浙江世宝等多股涨停 [2] - 算力板块局部走强 青山纸业实现10天7板 [2] - 储能概念股表现活跃 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双双创历史新高 [2] - 文化传媒板块大跌 果麦文化跌超10% [2] - 涨幅居前板块包括游戏 猪肉 汽车 [3] - 跌幅居前板块包括贵金属 文化传媒 [3] 交易数据 - 上证指数成交金额9861.72亿元 深证成指成交金额1.29万亿元 [2] - 北证50指数涨0.38%报1606.96点 成交金额260.13亿元 [2] - 创业板指成交金额6208.41亿元 [2]
AI存储需求激增+国产替代提速,德明利加码PCIe SSD抢占先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2:38
公司战略调整 - 德明利对定增募投项目进行结构性优化调整 重点加大PCIe SSD存储控制芯片及模组项目的资金投入 投资总额由原49,856.14万元上调至74,335.95万元 新增深圳光明作为项目实施地点 [1] - 公司旨在精准对接AI服务器存储领域的爆发式需求 通过集中核心资源强化项目推进 构建充分的市场竞争优势 [1] - 公司已成功进入国内头部云厂商的核心供应商体系 企业级存储模组产品已实现稳定批量出货 [2]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激增 甲骨文承接OpenAI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合约 印证全球AI算力需求旺盛 [2] - 国内头部云服务厂商持续提升资本开支 字节跳动2025年预计投入1,500亿元至1,600亿元 阿里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 腾讯或接近1,000亿元 [2] - 人工智能产业预计至2035年为中国GDP贡献超11万亿元 带动算力需求实现十倍乃至百倍级增长 [2] - 全球SSD出货容量至2025年将上升到805EB 占全球存储总量的25% [3] - 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2024年规模达62.5亿美元 同比增长187.9%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91亿美元 [3] 技术发展趋势 - AI存储技术迭代升级推动市场容量扩张 多级缓存架构创新和任务专用分离式设计通过DRAM和SSD承担更多数据存储需求 [3] - 存储系统需在数据吞吐与响应速度上升级 同时对低功耗及综合成本提出更高要求 推动高性能DRAM和SSD向定制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 国产化机遇与竞争格局 - Solidigm和三星占据中国企业级SSD市场主要份额 2024年上半年两家合计份额超65% 国内厂商占比不足30% [4] - 在信创政策推动和国内云服务厂商资本开支加快投入背景下 国产存储厂商面临技术突破与产能落地的窗口期 [4] - 公司依托全栈自研技术能力 通过"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场景适配"的全链路定制能力提升存储性能与稳定性 [4] - 公司以深圳智能制造基地为基础 新增深圳光明区基地 搭建"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管控"智能产线 实现柔性化生产 快速响应AI存储交付的高质量、定制化需求 [4] 项目预期影响 - 随着募投项目落地 公司有望扩大技术领先性与市场覆盖 推动国产存储在高性能AI场景渗透率提升 助力算力基础建设与AI产业高质量发展 [5]
快近百倍,新型固态硬盘推动AI算力革新
选股宝· 2025-09-11 23:17
行业技术合作与创新 - 铠侠与英伟达合作开发读取速度较传统SSD快近百倍的新型固态硬盘 预计2027年前推出[1] - 新型SSD将实现GPU直接连接与数据交换 大幅提升AI运算数据传输效率[1] - 该产品主要面向生成式AI运算服务器市场 预计带来新一代技术革新[1] 市场前景与规模预测 -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 EFLOPS 同比增长74.1%[1]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突破1037.3 EFLOPS[1] - 未来5年全球AI存储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中国有望占据超30%市场份额[1] 技术优势与驱动因素 - SSD直连GPU技术成为AI算力基础设施重要创新 具备技术驱动与需求爆发双重红利[1] - 该技术通过提升数据吞吐量 成为满足算力需求的关键路径[1] - 技术在算力效率 成本控制和场景适配性方面具有优势 将成为AI算力市场核心驱动力[1] 相关上市公司 - 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包括力源信息 雅创电子等[2]
Western Digital (NasdaqGS:WDC)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1 06:27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WDC)[1] * 行业为数据存储,核心业务涉及硬盘驱动器(HDD)和闪存(Flash)业务,主要客户为超大规模云服务商[19][32]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供需与增长前景** * 存储行业需求非常强劲且日益增长 但不存在巨大的供需失衡 供应紧张但公司有能力满足需求[6] * 公司预计存储业务(以艾字节计)在2024-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基线为15% 在AI驱动下最高可达23% 目前趋势更接近23%的高增长率[7] * 增长主要来自面密度(areal density)提升 而非增加单位产能 当前平均容量为21-22TB/单位 最高为32TB 未来计划提升至36TB和44TB[8][9][11] * 资本支出(CapEx)占营收的4%-6% 用于投资磁介质和磁头 同时通过提升良率、自动化和设备综合效率(OEE)来优化运营[11] **2 定价环境与客户关系** * 当前处于稳定的定价环境 每TB或每艾字节的ASP(平均销售价格)连续几个季度保持平稳 同比变化约±1%[13] * 与五大客户中的四家已签订覆盖整个2026财年的采购订单(PO) 与第五家有长期协议(LTA)和TDLEs 等同于采购订单 与其中两家客户的订单已覆盖2027财年的前两个季度[14] * 客户库存极低 部分低至一周或更少 需求由长期的商业安排保障 形成了一种“计划经济”模式[16] **3 技术路线与产品规划** * 硬盘驱动器(HDD)在存储容量中占主导地位 约占已安装容量的80% 其拥有6倍的购置成本优势和3.6倍的总拥有成本(TCO)优势[19][21] * 公司采用多元技术路线: * EPMR技术:2025年3月推出CMR 26TB和Ultra-SMR 32TB产品 下一代EPMR计划推出CMR 28TB和Ultra-SMR 36TB 目标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认证 2026年下半年量产[23][24] * HAMR技术:目标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认证 2027年上半年进行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规模量产 容量为36TB至44TB[25][27] * Ultra-SMR技术目前占近线产品出货量的40-45% 预计到2025年底将提升至50% 因其能提供20%的额外容量且技术成熟 受到客户欢迎[28] **4 财务表现与展望** * 云业务约占公司总营收的90% 客户与消费者业务约占10% 后者规模仍超10亿美元 毛利率正在改善且盈利稳定[33][34] * 毛利率已从几年前的20%多 提升至30%多 并现已跨入40%以上(低40s) 预计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37] * 毛利率驱动因素包括稳定的定价环境(历史ASP年降幅约7% 当前趋平)、通过面密度提升和运营优化持续降低成本、以及产品组合向更高容量驱动器和更高利润平台业务转移[38][39] * 运营支出(OpEx)占营收比例约为13%或更低 低于模型中14%的基准 随着收入增长 该比例有望进一步下降[42][43] * 公司现金流强劲 资产负债表健康 截至上季度末 总债务47亿美元 现金21亿美元 净债务26亿美元 EBITDA约26亿美元 净债务/EBITDA杠杆率约为1倍[48] * 公司目标杠杆率为1-1.5倍 并有意进一步降至1倍以下 仍持有750万股SanDisk股票 价值近5亿美元 计划在分拆一周年纪念日前变现[49] **5 资本回报策略** * 公司承诺将所有超额现金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返还股东[49] * 股息政策:已于两个季度前启动 每季度每股0.10美元 初始股息收益率1% 当前约为0.5% 承诺未来将加速增长至更强劲水平 随后与自由现金流增长同步[50] * 股票回购:董事会已授权20亿美元回购计划 上一季度已执行1.5亿美元 本季度回购力度将显著加大 对以当前价格回购股票毫不犹豫[50] **其他重要内容** * 前10大客户贡献了约68%的营收 其中数家已成为占比超10%的重要客户[32] * 公司不专注于市场份额 而是致力于深化客户互动与合作伙伴关系 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产品[23] * 对于HAMR技术的推广 公司强调不急于求成 客户也未施加压力 优先确保质量、可靠性和制造良率[30] * 若未来出现需求波动 公司将与客户保持透明沟通 灵活调整生产计划 而非强行出货[17][18]
HPE(HPE)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4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收入达到91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环比增长11% 不含Juniper的收入为87亿美元 超出预期范围上限 [7][8][28] - 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为0.44美元 接近0.40-0.45美元指导区间上限 GAAP每股收益为0.21美元 低于0.24-0.29美元指导区间 [9][31] - 自由现金流为7.9亿美元 库存环比减少9.33亿美元至72亿美元 不含Juniper的HPE库存为62亿美元 环比减少19亿美元 [9][39][40] - 非GAAP毛利率为29.9% 同比下降190个基点 环比上升50个基点 不含Juniper的毛利率为28.3% [29] - 非GAAP营业费用占收入比例持平 同比下降40个基点 不含Juniper的营业费用占比为20.2% 同比下降160个基点 环比下降120个基点 [29][30] - 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8.5% 同比下降150个基点 环比上升50个基点 不含Juniper的营业利润率为8.1% 同比下降190个基点 环比上升10个基点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网络业务收入17亿美元 同比增长54% 环比增长48% 不含Juniper的智能边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 环比增长8% [12][32] - 网络业务营业利润3.6亿美元 同比增长43% 营业利润率20.8% 同比下降160个基点 其中智能边缘业务利润率22.7% Juniper网络业务利润率15.8% [13][33] - 服务器业务收入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6% 环比增长21% 超出指导范围上限 [16][34] - AI系统收入1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25% 环比增长57% 服务器营业利润率6.4% [16][35] - 混合云业务收入1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环比增长1% [20][36] - 存储业务中Alletra MP产品收入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此增长态势 [21][37]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8.86亿美元 同比下降1% 环比持平 营业利润率9.9% 同比上升90个基点 [3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I订单环比增长近100% 其中主权机会增长约250% 自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主权和企业累计订单占AI系统净订单总量超过50% [9][10] - 企业AI订单自2024财年初以来每个季度都实现同比增长 [17] - 网络市场需求持续复苏 企业领域园区和分支机构需求强劲 由有线和无线更新、SASE和数据中心交换驱动 Wi-Fi 7订单环比增长三位数 [12] - 云领域对AI网络需求强劲 特别是在数据中心交换和Juniper PTX路由方面 [12] - 传统服务器收入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客户正在用更强大、配置更丰富的服务器更新边缘基础设施 [18][9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完成对Juniper Networks的收购 整合进展顺利 新合并的网络业务占非GAAP合并营业利润近50% [7][9][10] - 重申在未来三年内实现至少6亿美元的成本协同效应 预计明年实现2亿美元 [15][27][30] - 推出Catalyst结构性成本节约计划 包括提高运营效率、简化产品组合、采用AI和优化员工队伍 目标到2027财年节省至少3.5亿美元 [9][38] - 在AI领域采取细分市场策略:服务提供商领域以网络为先 主权领域采用集成机架规模架构 企业领域通过AI工厂提供全集成堆栈 [62][63][64] - 创新加速 across整个网络产品组合 推出Mist AgenTeq AI原生创新 HPE和Juniper均被Gartner评为企业有线和无线LAN基础设施领导者 [14] - 推出新一代HPE非停止计算解决方案 内存容量和系统互连带宽均翻倍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网络市场复苏持续 需求广泛 across产品和服务 [8][12] - AI投资周期仍处于早期阶段 公司AI管道是37亿美元期末积压的数倍 [35] - 服务器定价和折扣问题已解决 传统服务器产品利润率已恢复至历史水平 [17][34] - 未看到实质性需求提前拉动 需求强劲 [28] - 关税影响估计为0.02美元 对下半年影响最小 [43][97] 其他重要信息 - 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达到31亿美元 含Juniper贡献的5.19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不含Juniper增长40% [28] - 软件和服务ARR同比增长一倍 高利润率收入占比环比上升640个基点至81%以上 [29] - GreenLake云客户增加约2,000家 总客户数达到约44,000家 [23] - Alletra MP阵列已发货超过5,000台 在最新IDC市场份额报告中获得1个百分点的份额增长 [21][22] - 现金转换周期为35天 较上季度增加9天 Juniper整合对CCC计算产生不利影响 [40] - 向股东返还1.71亿美元股息 因持有重大非公开信息未进行股票回购 [4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服务器利润率状况及AI服务器盈利能力 [48] - 传统服务器利润率已恢复至10%-12%的历史水平 Q4总服务器营业利润率预计约为10% AI交易有内部评估框架 [51][52][53][54] 问题: Juniper整合进展和AI机会比较 [57] - 整合进展顺利 销售团队整合将在年底完成 网络业务各子领域表现强劲 AI机会 across所有细分市场 网络在AI领域使公司更强大 [58][59][60][61][62][63][64][65] 问题: 网络利润率恢复路径和现金流影响 [68] - 网络利润率下降因Juniper利润率较低 Q4指导为低20%范围 现金流细节将在分析师会议上提供 重点将放在自由现金流生成和债务削减上 [71][72][73][74] 问题: 网络业务增长前景和产品整合 [78] - 目标增长高于市场 将深思熟虑地整合Juniper和Aruba平台 通过AI操作层逐步整合 客户目前需要两种产品 [80][81][82][83] 问题: Juniper在AI模型构建者中的 traction和产品成本 [87] - AI机会 across所有三个细分市场 Juniper成为NVIDIA Spectrum X之上部署的参考标准 产品成本与智能边缘业务中的平台转型相关 [88][89][90][91][92] 问题: 终端市场需求和份额获取机会 [95] - 市场表现强劲 服务器刷新进行中 混合云通过虚拟化层转换存在巨大机会 存储向IP产品组合过渡 网络存在向Wi-Fi 7转换的机会 [96][97][98][99][100][101][102] 问题: Juniper在AI中的定位 [105] - Juniper在一些大型部署中成为标准 交易完成时积压良好 将在分析师会议上详细说明架构和销售方法 [106][107]
DELL Q2 Earnings Beat Estimates, Revenues Up Y/Y, Shares Fall
ZACKS· 2025-08-30 02:06
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2.32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0.43% 同比增长19% [1] - 总收入297.8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1.56% 同比增长19% [1] - 产品收入239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超出市场预期11.35% [2] - 服务收入58.4亿美元 同比下降4% 低于市场预期22.66% [2] 业务部门表现 - 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ISG)收入168亿美元 同比增长44% [2] - 服务器和网络收入129.4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3] - 存储收入38.5亿美元 同比下降3% [3] - 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CSG)收入125亿美元 同比增长1% [4] - 商业客户收入107.8亿美元 同比增长2% [4] - 消费业务收入17.2亿美元 同比下降7% [4] AI业务进展 - AI服务器出货量达100亿美元 [4] - AI服务器订单积压117亿美元 [4] - AI优化服务器订单增加56亿美元 [3] - PowerEdge XE9680服务器需求强劲 [3] 盈利能力指标 - 非GAAP毛利润55.7亿美元 同比增长1% [5] - 毛利率18.7% 同比下降330个基点 [5] - 非GAAP营业利润228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6] - 营业利润率7.7% 同比下降60个基点 [6] - ISG部门营业利润14.7亿美元 同比增长14% [6] - CSG部门营业利润8.03亿美元 同比下降2% [6] 成本控制 - 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28.8亿美元 同比下降9% [5] - 研发费用7.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 [5] - 非GAAP营业费用32.8亿美元 同比下降4% [6] - 营业费用占收入比例11% 同比下降270个基点 [6]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 - 现金及等价物81.4亿美元 较上季度增加4.4亿美元 [9] - 总债务286.8亿美元 较上季度减少1亿美元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25亿美元 [9] -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25.1亿美元 [9] - 向股东返还资本13亿美元 [9] 业绩指引 - 第三季度收入预期265-275亿美元 中值270亿美元暗示同比增长11% [10] - 第三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2.45美元(±0.10美元) 中值暗示同比增长11% [11] - 2026财年收入预期1050-1090亿美元 中值1070亿美元暗示同比增长12% [11] - 2026财年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9.55美元(±0.25美元) 中值暗示同比增长17% [12] - ISG和CSG合并业务预计增长14% ISG预计增长25-30% 存储业务持平 CSG预计增长3-5% [12]
打破传统存储器性能和容量瓶颈 华为发布AI固态硬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2:21
产品发布背景 - AI大模型应用推动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 传统固态硬盘性能无法满足大模型任务响应要求[1] - 国内日均token消耗量截至6月底突破30万亿 一年半增长超300倍 对基础设施成本构成巨大考验[1] - AI商业正循环需从整体系统效率及性价比综合优化[1] 产品特性 - 推出三类AI专用SSD产品:OceanDisk EX极致性能盘适用于AI一体机训练 SP高性能盘适用于高性价比一体机及集群推理 LC大容量盘适用于集群训练[2] - 新产品核心区别在于高性能与大容量 旨在打破性能与容量瓶颈[2] - 采用32Die高密度堆叠技术实现单盘128TB至245TB超大容量[3] - 应用SpeedFlex技术研制双层刚柔板 提升SSD实际密度并解决狭小环境散热问题[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企业级SSD前五大品牌为三星 SK海力士 美光 铠侠和闪迪 海外厂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2] - AI架构从CPU为中心转向GPU为中心 系统性能瓶颈转移至SSD领域[2] 技术发展方向 - 单盘容量将从245TB向512TB及1PB(1024TB)演进 满足互联网数据爆炸式增长需求[3] - 研发AI算力卸载技术 将AI应用算子从GPU/NPU卸载至SSD盘 缩短数据处理路径并提升效率[3] -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MoE专家卸载和知识库检索卸载 体现软硬件一体化系统工程特性[3]
华为发力AI存储 布局高端SS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9:02
华为AI SSD新品发布 - 公司发布面向AI时代的高端SSD系列Huawei OceanDisk EX/SP/LC 包含极致性能盘 高性能盘和大容量盘三种类型 [1][2] - Huawei OceanDisk EX 560随机写性能达1500K IOPS 时延低于7µs 耐久性60 DWPD 单机可微调模型参数扩大6倍 [2] - Huawei OceanDisk SP 560随机写性能600K IOPS 推理序列长度提升2.5倍 TPS提升1~2倍 首Token时延降低75% [3] - Huawei OceanDisk LC 560单盘物理容量245TB 读带宽14.7GB/s 数据采集预处理效率提升6.6倍 [3] - 配套DiskBooster驱动软件支持内存智能协同 实现虚拟池化内存20倍扩展 智能多流技术降低写放大效应 [3] - 联合行业协会及伙伴启动"AI SSD创新联盟" 推动产业生态协同和技术创新 [4] 全球SSD市场格局 - 全球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商为三星 SK海力士 美光 铠侠和闪迪 [3] - 至2025年全球SSD出货容量将达805EB 占全球存储总量25% [1] - 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器存储方案中固态硬盘占比达9%-10% 预计2028年AI服务器固态硬盘需求占比将达20% [5] - AI训练环节已100%使用SSD AI服务器容量需求从30T提升至60T-120T [6] 存储技术发展趋势 - 闪存技术从TLC向QLC演进 2025年晶圆厂量产2Tb QLC晶圆 支持120T-240T容量SSD [6] - PCIe 5接口技术成为2025年下半年企业级SSD主流 2026年将采用PCIe 6 [6] - 国内将逐步用大容量QLC闪存产品替代HDD [6] - 国产存储实现三级突破:长江存储QLC芯片单晶粒容量达2Tb 中科院光存储实现单盘Pb级寿命40年 [7] - 国内存力规模达1680EB 金融 医疗 能源三大行业国产化存储方案覆盖核心应用场景 [7][8] AI驱动存储需求增长 - AI数据语料库从纯文本走向多模态 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 推理文本从短序列走向多模态融合长序列 [2] - 内存墙和容量墙成为AI训推效率和体验的关键瓶颈 [2] - 企业级存储应用中全闪存储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1]
以存代算,华为存储开创大模型训推新范式
东北证券· 2025-08-18 18:12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7] 核心观点 以存代算架构 - 存储作为大模型训练与推理的核心基础设施 高性能存储可缩短30%训练时长 降低GPU空耗 [3][17][18] - 推理环节通过SSD承载KV Cache实现"以存代算" 首token时延降低90% 上下文窗口扩展10倍 [3][24][27] - 推理需求超越训练成为算力增长核心 2027年推理算力占比预计达70% [30][31] 华为技术突破 - 华为AI SSD单盘容量从30.72TB提升至122.88TB 规划245TB 采用自研Hi1812主控与DoB堆叠工艺 [4][63][64] - UCM统一记忆数据管理器构建三级缓存体系 实现吞吐率提升22倍 上下文窗口突破128K [4][52][74] - 软硬协同优化包括数据缩减加速卡 块文件对象融合架构 跨代在线扩容等技术 [4][68] 产业链分析 存储介质发展 - AI SSD分性能型/容量型/智能型三类 性能型支撑KV Cache 容量型替代HDD实现同量同价 [55][57] - 全球巨头加速布局AI SSD Kioxia推出245.76TB产品 Micron发布PCIe 6.0 SSD [61][62] 投资标的 - 华为存储代理商:天源迪科 中建信息 银信科技 电科数字 [5][93][96][100][103] - 高密度SSD散热:鸿日达封装级散热片进入批量供货 [6][106][109] - 存储模组厂商:江波龙自研UFS4.1主控 佰维存储推进晶圆级封测 [6][111][114][117] - PCB/先进封装:深南电路 兴森科技 华海诚科等受益DoB工艺需求 [5][27][31] - SSD主控芯片:联芸科技 德明利等纠错能力要求提升 [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