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溶瘤单纯疱疹病毒1型(oHSV1)
icon
搜索文档
西湖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8-03 12:03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现状 -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仅能取得部分疗效 [2] - 肿瘤微环境(TME)高度免疫抑制,淋巴细胞浸润稀少,限制了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的效果 [2] - 溶瘤病毒疗法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裂解、暴露抗原和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刺激免疫细胞,成为有前景的治疗方向 [2] 溶瘤病毒疗法的挑战与突破 - 早期临床试验显示溶瘤病毒对GBM有治疗潜力,但部分患者无反应,存在未识别的耐药机制 [2] - 全基因组CRISPR筛选发现BRD9是肿瘤对溶瘤病毒(oHSV1)耐药的关键调控因子 [4][6] - BRD9属于非典型BAF(ncBAF)复合物,其抑制可显著增强oHSV1的复制、溶瘤效果和抗肿瘤免疫 [6] 机制与临床关联 - BRD9与RELA结合并增强抗病毒基因表达,抑制BRD9可阻断该通路 [7] - BRD9抑制剂(IBRD9)在多种GBM模型中增强oHSV1活性,临床试验中BRD9低表达患者疗效更佳 [7] - BRD9可作为预测oHSV1治疗效果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8] 研究价值与前景 - BRD9是克服GBM溶瘤病毒耐药性的重要靶点,联合疗法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6][10] - 研究为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包括基因靶向和药物抑制双重路径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