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设备

搜索文档
时报观察|夏粮丰收在望 农业技术进步立了大功
证券时报· 2025-07-01 08:00
农业技术进步与丰收 - 农业技术进步是今年丰收的关键因素,包括灌溉技术、育种技术和农业专业技术服务的提升 [1] - 传统农业依赖天气,但近年干旱天气频发,影响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的水分需求,可能导致亩穗数和穗粒数减少 [1] 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效益 - 河南小麦种植面积达8500万亩,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快速推广,大幅降低灌溉用水量,从亩次200立方米降至40立方米 [1] - 滴灌技术配合施肥罐实现水肥一体化,降低施肥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作物吸收效率 [1] - 滴灌技术源自以色列,新疆较早引入,现因制造成本下降,大田作物也开始使用 [1] 耐旱作物与高产技术 - 丘陵地带和干旱区域种植耐旱小麦品种,根系可达3米以上,远超普通小麦 [2] - 新疆沙化盐碱地通过抗旱耐盐碱小麦新品种和全程水肥一体化管理,实现冬小麦亩产700公斤 [2] 农业规模化与技术支持 - 种田大户增多,更倾向采用机械化耕作和新技术,积极应对天灾影响 [2] - 粮食稳产增产依赖庞大的农业技术服务群体和国内生产制造能力的提升 [2]
【榆林】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
陕西日报· 2025-06-03 06:52
榆林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发展 - 2023年榆林粮食播种面积达1099.2万亩,位列陕西第一,2024年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区粮食产量突破亩均400公斤 [1] - 2024年计划新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59.73万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节水0.25亿立方米、节肥2000吨 [1][13] - 从2022年到2024年,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新增面积从48.47万亩扩大至71.93万亩,截至2024年底累计实施185.15万亩 [8] 节水技术应用与成效 - 采用"节、集、蓄、调"四类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包括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软体水窖储水和膜下滴灌补水 [4][5] - 智能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使项目区实现亩均节水30%、节肥20%,灌溉效率显著提升 [6][10] - 阳石坬村490亩农田实现滴灌设施全覆盖,每亩地节水30% [5][6][10]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远程操控灌溉设备精准调配水资源 [9][10] - 陕西大地种业公司为2万亩流转土地安装智能节水设备,实现智能化灌溉与施肥 [9][10] - 智慧农业系统可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求精准控制灌溉量和施肥量,比传统大水漫灌更精细 [10]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小纪汗村玉米产业与畜牧产业形成闭环,自产玉米替代外购饲料使每只羊增收300元 [11][12] - 靖边县建成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横山区"稻渔综合种养绿色循环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13] - 绥德县红枣种植与节水灌溉结合提升品质和产量,带动畜牧业、果蔬种植等产业发展 [13]
占据多个行业重要地位,印企靠“低端创新”经营非洲市场
环球时报· 2025-04-28 06:54
文章核心观点 印度商人在非洲多国金融、制药、电信、零售等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其采取家族式连续经营、团结协作、文化嫁接、低端创新等经营理念和模式,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攻击驱逐、垄断反噬、项目推进效率低等争议和挑战,未来或从“家族闭环”转向“利益共享” [1][3][11] 印度商人在非洲的经营模式和优势 家族式连续经营 - 印度人在非洲制药等行业注重家族式连续经营,家族成员紧密合作,保证企业稳定性和传承性,建立人脉和口碑 [3] - 多数印度家族企业坚持长期经营,如帕特尔商店坚持20年平价供应抗疟药,建立社区信任 [5] 团结协作 - 印度参展商在博览会上互动频繁,交流经验、分享信息、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形成强大合力 [4] 文化嫁接 - 在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印度教寺庙与本地基督教社区联合举办慈善活动,强化当地社会认同 [6] 低端创新 - 印度农业公司UPL太阳能滴灌设备成本仅为欧洲方案的1/3,适合缺电农村;仿制药企业西普拉压低抗艾滋病药价格,占非洲市场60%份额;零售家族超市通过“赊销 - 秋收结账”模式绑定农民消费群 [7] 忍受低利润率 - 与欧美企业相比,印度商人追求10%的稳定回报,而非50%的高风险收益 [8] 重视政商关系 - 在莫桑比克,印度商人普拉亚肯与当地政府合作密切,其公司业务多样 [8] 印度商人在非洲的发展现状 商业渗透广泛 - 印度裔在非洲经济各领域广泛渗透,从小生意到基建,从制药到高科技,从农业到服务业均有涉及 [10] - 印度企业主要投资金融、矿业、农业、基建、电信等领域 [10] 市场份额高 - 在东非,印度裔掌握70%的制造业和零售业;在乌干达坎帕拉,印度商人包揽80%的矿泉水标签印刷业务 [5] - 南非德班印度商人掌控80%的零售业 [12] 贸易额增长 - 2024年印非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印度成为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 [12] 印度商人在非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历史遭遇 - 1972年乌干达要求亚洲人限期离境,多数为印度裔;普通非洲人认为印裔奸诈狡猾,部分印裔商人放高利贷声名狼藉 [11] 商业争议 - 印度商人要求独家代理,引发“经济控制”争议,如南非德班抵制印度商铺游行,莫桑比克农民指控印度农业公司强占土地 [12] 企业短板 - 印度企业项目推进效率不高、交付时间经常延误,如埃塞俄比亚Fincha糖厂交付晚两年多 [12] 政府战略缺失 - 长期以来印度政府对非投资无明确战略,投资项目规模小,企业经营资质混杂 [13] 信任危机 - 新冠疫情期间,印度血清研究所退出向非洲供应新冠疫苗谈判,引发当地对印度制造商不信任 [13] 负面影响 - 印度商人形成行业垄断,阻碍非洲经济多元化转型;企业利润外流,制约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文化冲突和就业歧视问题 [14] 印度商人在非洲的未来发展方向 - 从“家族闭环”转向“利益共享”,如帕特尔劝说新商户让渡股份给本地合伙人,内罗毕印度商会外手机店推出“学徒计划”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