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美容器械

搜索文档
A股大消费产业链支付账期大观——“医美”篇:“玻尿酸三巨头”华熙生物支付账期最长 上市至今延长了4个月
新浪证券· 2025-07-02 10:53
汽车行业支付账期现状 - 国内车企对供应商的平均支付账期超过170天(近半年),部分车企账期甚至超过240天(8个多月)[1] - 产业链上游供应商账期通常在上一级基础上加2个月,导致Tier2、Tier3等小微供应商财务压力巨大[1]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需在60日内付款[1] 美容护理行业支付账期分析 - 行业2024年平均支付账期101天,较2023年延长7天,较2020年延长13天[3] - 细分领域差异显著:化妆品行业94天(同比缩短3天)、医疗美容行业163天(同比延长25天)、个护用品行业101天(同比延长14天)[3][4] - 33家上市公司中63.64%的企业支付账期呈增长趋势,医疗美容头部企业华熙生物账期从73天(2019年)增至197天(2024年)[4][12] 医疗美容行业账期延长原因 - 上游企业(如华熙生物、锦波生物)掌握高壁垒技术,对供应商议价能力强,迫使中小微供应商接受长账期作为"隐性融资成本"[5] - 医美产品多级销售渠道导致终端回款周期长,企业通过延长付款周期转移现金流压力[6] - 头部企业资产负债率低(华熙生物20.99%、爱美客4.68%),但支付账期仍超百天,与流动性充裕形成矛盾[10][14] 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 华熙生物2024年应付账款余额8.2亿元(同比增18.22%),账期197天创行业新高,但营收连续下滑(2024年同比降11.61%)[12][13] - 锦波生物名义账期60天,实际账期143天(2022年),1年以上应付账款占比从4.77%升至14.31%,存在逾期嫌疑[7][8][9] - 昊海生科账期稳定在30天内,应付账款余额不足1亿元,显著低于同行[14][15] 行业财务数据对比 - 玻尿酸三巨头中:华熙生物应付账款占总资产9.47%,爱美客不足1%,昊海生科保持极低水平[14] - 华熙生物2025年Q1经营现金流净额转负(-0.23亿元),货币资金同比减少18.55%,应付账款同比增13.87%[13] - 医疗美容企业存货周转天数持续恶化,华熙生物从282天(2023年)增至415天(2025Q1)[13]
四川大决策投顾:医美行业空间广阔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9 15:29
医美行业概述 - 医美通过医学手段改变人体外部形态、色泽及部分生理功能,增强外在美感,包括五官美容、美体美容、皮肤美容、无创美容、口腔美容等[2] - 行业在信息技术革新与消费观念升级中快速兴起,服务从传统整形外科拓展至无创美容、激光护肤、形体管理等多元领域[1] - 大数据精准匹配需求,助力消费者科学决策,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1] 医美消费趋势 - 未来一年有34%的消费者有轻医美消费计划,同比增长36%,其中10.9%为轻医美"新鲜血液",主要来自年轻人、男性、下沉市场消费者[5] - 消费者需求进阶与裂变,催生理性消费态度,推动轻医美市场变革与创新,注射类市场针剂材料日益丰富、适应症持续拓展[5] 医美产业链 - 产业链分为上游产品和器械、中游服务机构、下游获客平台,上下游格局稳定,中游以私立民营为主,处于品牌力迸发期[7] - 上游医美耗材、原料生产商从事透明质酸、肉毒素、胶原蛋白等生产,技术壁垒高,毛利率最高[7] - 上游厂商打造完整产品矩阵,2024-25年多款新品有望贡献增量,如爱美客肉毒素、华东医药玻尿酸/再生产品伊妍仕M型等[8] - 下游竞争激烈且同质化严重,71%机构为私人诊所或美容院,15%为中小型连锁,6%为大型连锁,行业集中度低[10] 医美市场规模与渗透率 - 中国医美市场自2017年起以17.5%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1年1900亿规模,2022年起预计以15.2%复合增长率增长,2026年达4000亿规模[11] - 2022年中国医美项目渗透率4.5%,较日本11.3%、美国17.2%和韩国22.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1] 医美行业政策与合规 - 国家通过完善监管框架、细化行业标准、强化执法监督等政策组合拳,推动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型[14] - 政策导向下机构合规意识提升,无序竞争减少,资质审核、服务定价、信息公示等环节日益透明[14] 医美行业投资逻辑 - 行业长期前景广阔,相关个股包括爱美客、华熙生物、朗姿股份、华东医药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