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行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朗姿股份医美全国布局再下一“城” 拟收购重庆米兰柏羽控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21:41
收购交易核心 - 朗姿股份拟以现金9247.50万元收购重庆米兰柏羽67.50%控股权 交易完成后标的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3] - 标的100%股权评估值为1.37亿元 转让价格基于评估结果协商确定 [3] - 重庆米兰柏羽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29万元/989万元/1183万元 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101万元 [5] 标的资产质量 - 重庆米兰柏羽为营业面积5600平方米的医美医院 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 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 - 配备12间手术室(含千级/万级层流)、30间皮肤治疗室及12间病房 设整形外科/微整科/皮肤美容科等科室 [4] - 拥有71人医疗团队(医生29人+护士42人) 含副主任医师11人及主治医师12人 [4] - 2024年营收1.48亿元 净利润514.77万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0.38亿元 净利润401.89万元 [4] 业务协同与战略 - 收购将优化公司医美业务盈利能力 扩大资产规模/收入规模/利润规模 [2] - 朗姿股份通过"体外培育+成熟后收购"模式运作:先由产业基金孵化标的 待盈利稳定后由上市公司收购 [8][10] - 本次交易通过博恒二号产业基金实施 该基金为朗姿股份参与设立的七个医美产业基金之一 [8][9] 行业前景 - 中国医美行业2024-2027年预计保持10%-15%年复合增长率 [6] - 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仅4-5% 较美国/韩国等市场存在2-5倍增长潜力 [6]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供给端创新、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及"悦己"消费趋势 [7] 公司医美业务现状 - 朗姿股份拥有42家医美机构(12家医院+30家门诊/诊所) 运营"米兰柏羽"/"韩辰医美"/"晶肤医美"品牌 [6] - 医美业务2024年营收27.84亿元(占总收入48.92%)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33亿元(占比47.80%) [7] - 业务覆盖成都/西安/重庆/深圳/武汉等城市 正推进全国战略布局 [6]
医美龙头爱美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三成,童颜针“争夺战”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8-19 14:0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21.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29.57%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22亿元,同比下降33.70%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5亿元,同比下降43.06% [1]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2.62元,同比下降29.57%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0%,较上年同期下降6.52个百分点 [1] - 公司总资产87.6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0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5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37% [2] 产品收入 - 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74,400万元,同比下降23.79% [1] - 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49,327万元,同比下降23.99% [1] - 溶液类和凝胶类产品毛利率分别达到93.15%和97.75% [1] 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投入1.57亿元,同比增长24.47% [1]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等产品已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1]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重组人透明质酸酶注射液等正在临床试验中 [1] 利润分配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 [1] - 以总股本3.01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 [4] 公司动态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爱美客国际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的股权 [4] - REGEN公司已向*ST苏吴子公司达透医疗送达《解约函》,要求解除独家经销商授权 [4] - *ST苏吴已提起仲裁,请求继续履行《独家代理协议》或索赔16亿元 [5] - REGEN公司已向深圳国际仲裁院主动获取《仲裁通知》并准备应诉 [5] 股价表现 - 8月19日开盘股价报181.75元/每股,下跌1.18% [1]
复锐医疗科技(01696.HK):能量源医美奠定稳固根基 长效肉毒蕴含强劲潜力
格隆汇· 2025-07-24 19:0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2013年以收购飞顿为起点,在能量源医美业务基础上拓展至医美注射产品、牙科、个人护理等领域,构建多元化美丽健康生态系统 [1] - 通过市场拓展与并购整合,公司在全球医美市场的影响力和地位日益提升 [1] 能量源医美设备市场 - 2022年全球能量源医美器械销售规模达57亿美元,预计2023-2030年CAGR为13.8% [1] - 北美为全球主要市场,2022年规模占全球35.4%,亚太市场增速更高,预计2023-2030年复合增速达15.6% [1] 公司能量源业务策略 - 产品覆盖激光、强脉冲光、射频、超声、等离子和冲击波等多种能量源,满足面部紧致、身体塑形及脱毛等需求 [1] - 采用经销+直营模式覆盖超110个国家和地区,经销转直营战略有望优化产品售价和盈利能力 [1]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每年推出2-3款技术升级新品,保持行业优势地位 [1] 长效肉毒素业务 - 中国肉毒素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行业将加速发展 [2] - 长效肉毒达希斐中位维持时间6个月,最长9个月,高端定位可优化医美机构客户结构 [2] 财务与投资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95/4.68/5.30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1/0.45/0.57亿美元 [2] - 长效肉毒达希斐有望在2025-2026年上市,快速获得B端和C端市场认可 [2]
四川大决策投顾:医美行业空间广阔
医美行业概述 - 医美通过医学手段改变人体外部形态、色泽及部分生理功能,增强外在美感,包括五官美容、美体美容、皮肤美容、无创美容、口腔美容等[2] - 行业在信息技术革新与消费观念升级中快速兴起,服务从传统整形外科拓展至无创美容、激光护肤、形体管理等多元领域[1] - 大数据精准匹配需求,助力消费者科学决策,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1] 医美消费趋势 - 未来一年有34%的消费者有轻医美消费计划,同比增长36%,其中10.9%为轻医美"新鲜血液",主要来自年轻人、男性、下沉市场消费者[5] - 消费者需求进阶与裂变,催生理性消费态度,推动轻医美市场变革与创新,注射类市场针剂材料日益丰富、适应症持续拓展[5] 医美产业链 - 产业链分为上游产品和器械、中游服务机构、下游获客平台,上下游格局稳定,中游以私立民营为主,处于品牌力迸发期[7] - 上游医美耗材、原料生产商从事透明质酸、肉毒素、胶原蛋白等生产,技术壁垒高,毛利率最高[7] - 上游厂商打造完整产品矩阵,2024-25年多款新品有望贡献增量,如爱美客肉毒素、华东医药玻尿酸/再生产品伊妍仕M型等[8] - 下游竞争激烈且同质化严重,71%机构为私人诊所或美容院,15%为中小型连锁,6%为大型连锁,行业集中度低[10] 医美市场规模与渗透率 - 中国医美市场自2017年起以17.5%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1年1900亿规模,2022年起预计以15.2%复合增长率增长,2026年达4000亿规模[11] - 2022年中国医美项目渗透率4.5%,较日本11.3%、美国17.2%和韩国22.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1] 医美行业政策与合规 - 国家通过完善监管框架、细化行业标准、强化执法监督等政策组合拳,推动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型[14] - 政策导向下机构合规意识提升,无序竞争减少,资质审核、服务定价、信息公示等环节日益透明[14] 医美行业投资逻辑 - 行业长期前景广阔,相关个股包括爱美客、华熙生物、朗姿股份、华东医药等[16]
新氧(SY.US)Q1营收同比下降6.6% 医美治疗业务Q2料增长至高410%
智通财经网· 2025-05-16 20:46
财务表现 - 公司Q1营收达4097万美元(约2.9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6.6%,超出市场预期80万美元 [1] - Q1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每股摊薄亏损为0.04美元,略好于市场平均预期的亏损0.05美元 [1] - 营收下滑主要因订阅平台信息服务的医美机构数量减少 [1] - 公司Q1总营收处于此前指引区间的高端 [1] 业务数据 - Q1平台促成医美治疗交易总额为3.032亿元人民币,同比2024年同期的3.671亿元人民币下降 [1] - 验证付费到店访问量超4.55万次,同比2024年同期约4600次增长近9倍 [1] - 验证付费医美治疗量超9.29万例,2024年同期约为8500例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活跃用户数超7.57万人,2024年同期约为8000人 [1] 运营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9个主要城市运营23家医美中心,均已全面投入运营 [2] - 其中18家中心实现月度经营现金流为正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医美治疗服务收入将在1.20亿元人民币至1.40亿元人民币之间 [2] - 同比2024年同期增幅达337.3%-41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