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玻尿酸
icon
搜索文档
涉嫌内幕交易,实控人蒋伟5月被立案!刚刚,昊海生科公告最新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0:33
公司治理事件 - 控股股东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于2025年5月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并于近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1][3] - 公司声明该事项仅涉及蒋伟个人与公司无关且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不会对公司经营及财务造成重大影响[1][3] - 董事长侯永泰回应称蒋伟内幕交易行为与公司股票无关其作为投资人未交易公司股票[3] 股权结构 - 蒋伟与游捷为夫妻关系分别持有公司6652.80万股(28.53%)和4032.00万股(17.29%)为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4][5] - 蒋伟夫妇以73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206位[5] 公司背景 - 昊海生科为国内知名玻尿酸生产商由蒋伟于2007年创立前身为昊海有限依托昊海化工积累资金并拓展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业务[3][5] - 蒋伟虽未在上市公司任职但通过股权结构长期保持对公司的影响力[3]
华熙生物持续“瘦身”护肤品牌
新浪财经· 2025-09-11 19:24
公司业务调整 - 关停润熙泉品牌 该品牌定位大众抗衰修护护肤 核心成分为冻龄元胶原蛋白 定价在300元以内 对营收和利润贡献无意义[1] - 停止运营与乐华娱乐合作的儿童护肤品牌润熙禾 多品牌矩阵从盲目扩张转向聚焦与收缩[6]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营收占比从超70%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40.36%[3] 战略定位与业务重心 - 强调胶原蛋白并非公司战略 核心业务始终为透明质酸 反对外界将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对比[2] - 定位为合成生物科技公司 非单一护肤品公司 以全产业链为基础 凭借B端原料和医疗终端环节保持抗风险能力[4] - 原料业务除玻尿酸外 布局依克多因、麦角硫因、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PDRN等成分 但玻尿酸核心地位不可撼动[6] 品牌运营挑战 - 主品牌润百颜、夸迪、BM肌活、米蓓尔自2023年开始双位数下滑 2022年表现最好的润百颜和夸迪仅达13亿元量级[9] - 四大主品牌概念区隔模糊:润百颜主打修护 夸迪切入抗衰 BM肌活聚焦代谢 米蓓尔瞄准敏感肌护理 但消费者心智区隔度不鲜明[9] - 过度依赖外部资源营销 未能建立长期主义价值 2025年初起停止价格促销投放 转向内容场景深度互动 形成"内容种草-品牌建设-销售转化"闭环[3] 行业环境与战略反思 - 线上流量成本高企 消费市场承压 单纯依靠高强度投放换销量的模式难以为继[4] - 多品牌战略需要成倍资源和管理能力 流量红利消退后必须回归聚焦 明确战略核心品牌与试验性品牌[10] - 国货美妆行业进入品牌结构再平衡阶段 需避免子品牌消耗资源拖累整体业绩[11]
胶原蛋白:医美技术升级,场景拓宽
2025-09-08 00: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医美行业 特别是轻医美领域 涵盖上游材料如玻尿酸 肉毒毒素 再生材料和胶原蛋白等[1] * 公司涉及锦波生物 华熙生物 艾美克 四环医药 华东医药 兰州恒力 韩国LG 美国艾尔建 高德美等[2][8][10][14][16][29][3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低 每千人诊疗量为韩国的1/4 美国的1/3 日本的80% 市场潜力巨大[1][3] * 医美行业从无序爆发转入稳步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保持15%年复合增速 上游新材料和新技术品类增速领跑行业[1][5][6] * 玻尿酸市场格局变化显著 国产品牌市占率从2019年外资主导变为2021年国产主流厂商占32.8% 艾美克超20% 华熙生物2025年上半年获批产品11个[8] * 肉毒毒素市场快速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维持接近20%年同比增速 2024年市场规模近100亿人民币 2030年预计达300亿 中国市场共获批6款产品[10] * 再生材料因安全性和长效性优势受青睐 微球类再生材料市场竞争激烈 2024年艾美克如白天使收入约12.2亿元 新可丽美学少女针收入约11.4亿元 韩国艾素菲销售额约3.3亿元[12][14][15][16] *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在轻医美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2024年市场规模近100亿人民币 占轻医美注射市场6.5%渗透率 预计2027年提升至10%[23] * 胶原蛋白在医美应用具有结构优势和安全性 促进有序再生 修复性和长效抗衰效果优异[17][18][24] * 中国大陆胶原蛋白市场起步较晚 全球首款胶原蛋白填充剂1981年获批 进入中国仅十余年 目前国内共获批11款胶原植入剂 包括6款动物源产品和重组人源化产品[25][28] * 锦波生物作为重组人源化制备技术领先企业 唯一获得重组人源化3类械认证 全球首次发现并解析164.88度柔性结构核心功能区 开发首款注射级植入剂[29] 其他重要内容 * 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差异 欧美偏爱塑形类医美手术 亚洲关注皮肤状态改善和面部抗衰[4] * 医美上游材料发展经历国产替代和弯道超车两阶段 2010-2020年以玻尿酸和肉毒毒素国产替代为主 之后国内厂商在新材料如重组胶原蛋白实现超越[7] * 国产品牌通过低价策略切入低价格带 推动轻医美大众化和消费者心智教育[9] * 肉毒毒素市场份额差异化核心取决于销售团队能力 普及增长驱动来自轻医美渗透率提升和多品项联合治疗[11] * 再生材料对高端玻尿酸市场造成冲击 如乔雅登丰颜 质颜定价7000元以上产品表现平淡[16] * 胶原蛋白制备方法差异 天然提取有动物源免疫风险 致敏率约3% 重组基因工程制备产品质量更稳定高效[19] * 胶原蛋白应用场景拓宽 医疗领域用于创面敷料和止血材料 医美领域用于填充塑形和敷料 保健品领域美护抗衰占2024年市场收入45%[20][21][22] * 胶原蛋白注射剂过去未能快速爆发因性价比和安全性问题 动物源存在过敏率 玻尿酸价格低且过敏反应率低[26] * 台湾双美公司在大陆市场基本垄断 有三款中高端定位产品[27] * 除锦波生物外 巨子生物 创健医疗 完美生物 华熙生物等多家企业积极推进重组人源化针剂研发[30]
医美终端景气度跟踪会议
2025-09-08 00:19
医美行业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与公司 * 医美行业整体营收增长放缓 8月份增长4% 受非手术项目占比增加和价格透明化影响[1] * 行业内龙头机构如朗姿、益心、利格等营收增长普遍不理想 益心七八月份基本持平 部分月份零售额甚至下降[1][6] * 新氧从互联网平台模式转向线下机构模式 获客成本较低约1000元 通过快速开店、收购和加盟扩大门店布局[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客单价下降明显 7月客单价同比下降5%至3300元左右 为近年来最低 8月虽回升至3600元左右 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3][4][5] * 客单价下降主要归因于信息透明化、轻医美项目占比提升导致的价格下滑 以及新氧等平台低价项目引发的价格战 如5999元童颜针和299元光子嫩肤等[1][7] * 各大医美机构积极拓展轻医美子品牌 专注于皮肤光电、注射和微创非手术项目 店面面积较小500-1000平方米 扩张速度相对较慢每年新增3-5家[1][9] * 传统大型医美机构与轻医美小店在投入、面积、选址、营收和回报周期上存在显著差异 轻医美小店初期投资较低500-600万元 回报周期短6个月盈亏平衡 8-10个月盈利[1][2][10] * 玻尿酸市场高端进口产品如乔雅登和瑞蓝销量下降 机构倾向于使用OEM代工产品替代 以降低采购成本[4][16] * 国产玻尿酸中 新型注射类如格格针和波波针表现良好 弥补了传统品牌降价带来的影响[4][16][18] * 再生胶原蛋白市场 舒颜萃成为新的增长点 用量已超过艾素菲 每月达到1500多次 总体增速约10%[19][20] 其他重要内容 * 医美行业一般在9月到10月迎来高峰期 2023年9月增长25% 2024年9月增长14% 2025年预计9月增长15%[15] * 上游厂商出厂价有所下降 一般同比下降幅度在20%~30%左右 微医美4mg现在采购价已降至1000元左右 基础水光玻尿酸甚至可低至二三十元采购[26] * 新开门店营收增长不明显 尤其是后期开设的新门店 如上海淮海路和陆家嘴中心等地 营收和增速均不明显[14] * 轻医美小店材料成本占比26%至28% 高出大型机构4至5个百分点 人工成本比例略高于大型机构 大型约为35% 而小型则为37%[11] * 非手术类的轻医美净利润基本持平 在正负5%左右 而成熟的大型医疗美容机构净利润率可达5%至10%[11] * 胶原蛋白类产品线表现突出 7月份注射类胶原蛋白产品整体增速约为17% 薇旖美系列产品增长45% 使用量接近3800次[21] * 四季度将重点推广Scopus同源针 并引进乐普、北京四环或艾维提等品牌的新产品 采购成本约1000元 终端价格5000元左右[25]
经济越来越差,这八大行业越赚爆!
创业家· 2025-09-03 18:09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失落30年"期间八个反周期行业实现逆势增长,中国存在类似结构性机会 [1][4][38] - 消费分级与需求迁移催生新商业机遇,重点领域包括二手经济、宠物经济、成人护理等 [4][8][10][13] - 企业需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牌出海构建双基本盘,无印良品/优衣库/索尼为典型案例 [45][46][47] 二手经济 - 日本二手奢侈品市场收入暴涨,大黑屋为代表企业受益 [4] - 中国红布林、胖虎同类业务大幅增长 [5] - 闲鱼日活破亿,转转GMV大幅飙升,闲置品交易成新趋势 [7] 宠物经济 - 日本Inaba靠猫粮上市,中国乖宝(中宠)股价表现强劲 [8] - 诚实一口、凯锐思等宠物品牌销量持续攀升 [9] - 新瑞鹏宠物医院、泰淘气宠物保健品需求大幅增长 [9] 成人护理 - 日本尤妮佳凭借成人纸尿裤实现业务翻身 [10] - 日本成人纸尿裤市场规模突破100亿美元 [11] - 中国可靠等品牌在成人护理领域具发展潜力 [12] 健康食品饮料 - 日本三得利无糖茶、明治无糖酸奶因健康需求崛起 [15] - 中国东方树叶无糖茶、简醇无糖酸奶、东鹏特饮等品类快速增长 [15] - 功能饮料和奶酪品类(妙可蓝多)成为后疫情时代趋势 [15][16] 美妆个护 - 锦波生物因薇旖美胶原蛋白产品市值突破400亿元 [20] - Ulike脱毛仪和极萌美容仪年销量破百亿 [21] - 居家低成本变美需求替代高端医美消费 [22] 户外解压 - 日本Snow Peak露营装备公司靠帐篷年赚50亿日元 [24] - 中国凯乐石、骆驼、探路者等户外品牌销量高速攀升 [25] 情绪经济 - Labubu潮玩、名创优品通过二次元经济提供情感慰藉 [27] - Rio低度酒开创微醺体验,满足情感消费需求 [28] 懒人经济 - 安井、三全等速冻食品因烹饪时间减少稳健增长 [33][34] - 石头、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等AI家电解放双手需求增长 [34] - 技术兑换时间成为低欲望周期核心价值 [35] 企业战略方向 - 无印良品通过用户共创实现高性价比产品开发 [45][46] - 优衣库近5年股价增长10倍,依托数据驱动商品力 [46][47] - 索尼80年代股价涨幅超600%,凭借技术差异化重塑市场 [46][47] 课程核心内容 - 无印良品初创成员分享构造性低价商品开发体系 [47][57] - 前优衣库MD部长解析数据驱动商品力与库存管理 [47][57] - 华为前北美公关舵主传授品牌出海本地化策略 [50][55]
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 医美行业重塑竞争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8:15
行业业绩分化 - 医美上市企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分化加剧 不同细分赛道表现差异明显[1] - 玻尿酸企业"医美三剑客"营收利润双双下滑 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19.57%) 净利润2.21亿元(-35.38%) 昊海生科营收13.04亿元(-7.12%) 净利润2.11亿元(-10.29%) 爱美客营收12.99亿元(-21.59%) 净利润7.89亿元(-29.57%)[1][2] -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业绩亮眼 锦波生物营收8.59亿元(+42.43%) 净利润3.92亿元(+26.65%) 巨子生物营收31.13亿元(+21.66%) 净利润11.82亿元(+20.23%)[1][2][7] 玻尿酸赛道竞争 - 玻尿酸赛道竞争白热化 产品供给持续增加 渠道降价拓客导致行业价格压力加剧[4] - 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9.44%) 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4.67亿元(-1.8%)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33.97%)[4] - 昊海生科医美板块收入5.75亿元(-9.31%) 玻尿酸项目收入3.47亿元(-16.8%) 射频激光设备收入1.36亿元(-13.73%)[6] - 爱美客主力产品大幅下滑 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23.79%) 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23.99%)[6] 重组胶原蛋白崛起 - 重组胶原蛋白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锦波生物医疗器械收入7.08亿元(+33.41%) 毛利率95.04% 核心产品"薇旖美"覆盖超4000家医疗机构[7] - 巨子生物可复美品牌收入25.4亿元(+22.7%) 占总营收81.7% 可丽金品牌收入5亿元(+26.9%) 占总营收16.1%[8]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快速扩张 2022年市场规模192.4亿元 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93%) 2030年将达2193.8亿元[8] 企业战略调整 - 华熙生物调整营销策略 停止价格促销投流 转向品牌建设与内容营销 重点布局小红书、微信等平台[5] - 昊海生科新品"海魅月白"表现良好 高端定位受机构欢迎 但仍处于推广阶段[6] - 多家企业布局胶原蛋白产品 巨子生物预计2025年取证重组胶原蛋白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 创健医疗、丸美股份、华熙生物等均在布局[9] 产品创新与合规 - 2025年上半年多款医美产品获批械三注册证 华熙生物推出国内首款面部肤质改善水光产品及国产中面部填充剂 累计取得11项械三注册证[10][11] - 四环医药医美业务收入5.852亿元(+81.3%) 主要得益于"童颜针"获批及营销战略升级[11] - 行业向"量增价跌"发展 合规政策推动市场出清 再生类产品价格预计将出现断崖式下降[11] 海外市场拓展 - 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国际收入3.31亿元 占原料业务52.93% 积极推进医疗终端业务出海[11] - 昊海生科通过收购布局海外市场 计划在法国注册多系列产品 覆盖欧洲、东南亚等多地市场[12] - 爱美客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 85%股权 获得AestheFill与PowerFill两款再生类产品[12]
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医美行业重塑竞争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8:09
医美行业业绩分化 - 2025年上半年医美上市企业业绩分化加剧 不同细分赛道表现差异明显[1] - 玻尿酸企业"医美三剑客"营收利润双双下滑: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19.57%) 净利润2.21亿元(-35.38%) 昊海生科营收13.04亿元(-7.12%) 净利润2.11亿元(-10.29%) 爱美客营收12.99亿元(-21.59%) 净利润7.89亿元(-29.57%)[1][2] -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业绩逆势增长:锦波生物营收8.59亿元(+42.43%) 净利润3.92亿元(+26.65%) 巨子生物营收31.1亿元(+21.66%) 净利润11.8亿元(+20.23%)[1][2] 玻尿酸赛道竞争态势 - 玻尿酸赛道竞争白热化 产品供给持续增加 渠道降价拓客导致行业价格压力加剧[4] - 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9.44%) 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4.67亿元(-1.8%)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33.97%)[4] - 昊海生科医疗美容板块收入5.75亿元(-9.31%) 其中玻尿酸项目收入3.47亿元(-16.8%) 射频激光设备收入1.36亿元(-13.73%)[6] - 爱美客两大主力产品下滑: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23.79%) 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23.99%)[7]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表现 - 重组胶原蛋白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锦波生物医疗器械收入7.08亿元(+33.41%) 毛利率达95.04%[8] - 巨子生物可复美品牌收入25.4亿元(+22.7%) 占总营收81.7% 可丽金品牌收入5亿元(+26.9%) 占总营收16.1%[9] -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快速增长 2022年市场规模192.4亿元 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93%) 2030年将达2193.8亿元[9] 企业战略调整与产品创新 - 华熙生物调整营销策略 停止价格促销投流 转向品牌建设与内容营销[5][6] - 昊海生科新品"海魅月白"玻尿酸表现良好 但尚未达到爆品规模[6][7] - 多家企业布局胶原蛋白产品:巨子生物预计2025年取证重组胶原蛋白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 创健医疗布局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和冻干纤维[10] 行业发展趋势与监管 - 医美行业向"量增价跌"发展 合规政策推动行业出清 龙头企业有望受益[11] - 2025年上半年多款医美产品获批械三注册证 华熙生物取得11项注册证 四环医药童颜针获批[11][12] - 行业预测再生类等高价产品价格将断崖式下降 推动"大众医美"时代到来[12] 海外市场布局 - 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国际收入3.31亿元 占原料业务52.93% 积极推进医疗终端品牌技术出海[12] - 昊海生科收购以色列EndyMed和法国Bioxis 计划在法国注册多系列产品服务全球市场[13] - 爱美客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85%股权 获得AestheFill与PowerFill两款再生类产品[13]
华熙生物暂时不愿促销投流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10: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滑19.57% [1] -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滑35.38% [1] - 第二季度收入11.83亿元,同比下滑近20% [2] - 销售费用8.08亿元,同比下滑31.44%,费用占比降至35.74% [3] 业务板块分析 - 护肤品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滑超30% [2] - 医美业务收入4.67亿元,同比下滑1.8% [3] - 三类医疗器械销售支数同比增长20% [3] 行业竞争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化妆品零售额2291亿元,同比增长2.9% [3] - 同业企业如珀莱雅、水羊股份收入均同比增长近10% [3] - 医美注射器械获批加速,8月22日药监局批复6张三类医疗器械证 [4] 战略调整 - 停止价格促销投流,重新梳理品牌功效技术基础 [3] - 医美品牌"润百颜"和"润致"上线美团医美平台拓展渠道 [6] - 董事长年初重回业务一线推动改革 [6] - 通过"以价换量"策略推动医美产品销售 [3] 管理层表态 - 投放重启时间取决于业务调整进度和沟通模式优化 [3] - 医美收入下滑系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扩容放缓所致 [4] - 公司将优化产品结构和渠道布局应对市场变化 [4]
昊海生科营利双降,两大主营业务均下滑
新浪财经· 2025-08-26 09: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下降7.12% 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10.29% 扣非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11.35% [1] - 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营收5.75亿元同比下滑9.31% 眼科产品营收3.68亿元同比下滑18.61% 骨科产品营收2.27亿元同比下滑2.58% [2] - 玻尿酸产品营收3.47亿元同比下降16.8% 射频及激光设备营收1.36亿元同比下降0.07% [2] 业务板块分析 - 医美业务中第一代海薇与第二代姣兰玻尿酸产品销售显著下滑 第三代海魅与第四代海魅月白高端系列增长良好且市场份额居前 [3][5] - 白内障产品线营收1.65亿元同比下降28.76% 其中人工晶状体产品营收1.27亿元同比下降29.84% 眼科粘弹剂产品营收3788.04万元同比下降24.87% [6] - 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产品线营收1.86亿元同比下降7.71% 视光终端产品营收7851.02万元同比下降16.06% [6] 行业竞争环境 - 国内角膜塑形镜获批产品达24款 爱博医疗下调角膜塑形镜出厂价格 欧普康视硬性接触镜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58% [7] - 爱美客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1.59%至12.99亿元 华东医药旗下欣可丽美学营收同比下降12.15%至5.43亿元 [5] - 医美行业处于持续调整阶段 角膜塑形镜市场竞争加剧且功能性框架镜等新品类分流客户 [6][7] 政策与市场影响 - 人工晶状体及眼科粘弹剂产品因集采中标导致销售单价大幅下调 [6] - 其胜生物增值税率变化影响玻尿酸业务除税销售收入 [3] - 经济不景气背景下视光终端产品面临激烈竞争 [6]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以高端业务为突破口 中端预装式非球面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3.82% [9] - 中高端战略需注重技术研发与品牌建设 面临进口品牌竞争及市场教育周期长的挑战 [9][10] - 公司具备自研能力与多科室产品线布局 有望在中高端市场形成整合优势 [9]
京东健康开了自营诊所,美团医美跟不跟进?不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15:26
公司战略定位 - 美团医美坚持平台身份 不会自建医美诊所 这是长期战略方向[1] - 公司通过可溯源的供应链解法向上游走 解决物流链路缺失问题[1] - 美团医美致力于提升美团会员中医美用户渗透率 目前铂金以上用户医美渗透率仅2.2%[3]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健康已开设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 新氧在9个城市布局29家门店[1] - 中国医美行业非法执业者数量是合规执业者的9倍 黑诊所数量是正规诊所的6倍[2] - 黑诊所年手术量达正规诊所2.5倍 超过2500万例[2] 产品与消费趋势 - 水光针月均验真量增速达106.89% 35.6%用户选择大于2支产品的综合治疗[3] - 胶原蛋白 再生材料和射频抗衰产品是轻医美抗衰需求集中领域[3] - 轻医美是多数用户入局首选 水光针为注射类最热项目[3]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医美行业未来5年预计保持13.2%年复合增长率[3] - 医美逐渐成为大众消费 用户对行业偏见消除 广告环境有所放松[4] - 公司通过会员权益和品牌宣传提升渗透率 包括投放综艺和电视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