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联网MCU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预计超70亿美元,四项技术颠覆物联网MCU市场
36氪· 2025-10-10 21:04
文章核心观点 - 物联网MCU市场在经历2024年短期调整后正迎来复苏,预计至2030年将保持稳健增长,其发展受到自动化需求释放、LPWAN部署、边缘AI迁移及亚洲市场推动等关键因素影响 [1][3][6] - 物联网MCU在功能定位、通信能力、功耗优化、安全机制和软件生态上与传统MCU有显著差异,是专为互联设备设计的全面升级 [4][5] - RISC-V架构崛起、能源效率核心、边缘AI集成以及硬件安全成为必备是塑造未来物联网MCU市场的四项关键技术变革 [12][13][15][17] 全球MCU市场规模与预测 - 全球MCU支出(包括物联网和非物联网)在2024年达到23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以3.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94亿美元 [1] - 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基数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400亿台 [1] - 物联网MCU细分市场在2024年规模为51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9%,但2025年上半年已显现回暖,收入同比增长1.8% [6] - 物联网MCU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以约6.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市场规模达到73.2亿美元 [6] 物联网MCU增长驱动因素 - 自动化升级需求释放:企业预计将释放被延迟的自动化升级需求,推动基于MCU的PLC、IPC和网关设备增长 [6][7] - LPWAN项目促进需求:全球LPWAN物联网连接数预计从2023年的近13亿个(占物联网设备8%)以2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7年的30亿个(占10%),智能电表等大规模部署是关键 [8] - 边缘AI迁移:边缘AI通过本地处理减少延迟、增强隐私和能效,AI与MCU集成可实现边缘的始终在线推理 [9][10] - 亚洲市场成为中心:亚洲市场将在2025年实现最大复苏,中国是主要动力,得益于其在能源基础设施(如国家电网880亿美元投资)中的大量投资 [11] 物联网MCU关键技术变革 - RISC-V架构崛起:RISC-V因其开放、免版税、灵活可定制特性被视为战略选择,中国政策鼓励其采用以减少对西方技术依赖,汽车行业是创新关键应用领域 [12][13] - 能源效率成为设计核心:MCU设计高度聚焦超低功耗以支持电池供电的长寿命物联网部署,集成深度睡眠模式和自适应电压控制等功能以降低能耗 [13] - 边缘AI能力嵌入MCU:AI/ML功能从云端迁移至芯片端,使MCU成为智能决策中心,实现低延迟、高数据隐私和减少云依赖 [15] - 硬件安全成为必备:安全MCU与硬件信任根(如安全元件、可信平台模块)广泛采用,以保护敏感数据、防止克隆并确保数据完整性 [17] 主要厂商产品动态 - RISC-V架构产品:瑞萨电子推出R9A02G系列32位MCU [14];微芯科技发布PIC64GX RISC-V MCU系列 [14];英飞凌在AURIX TC4x系列中引入基于RISC-V的选项 [14];亿咖通发布基于RISC-V的EXP01处理器 [14] - 超低功耗产品:意法半导体推出超低功耗无线SoC STM32WL33,电流可低至4.2 µA,电池寿命可达15年 [14];恩智浦发布MCX L系列微控制器,功耗据称可降低高达50% [14] - 边缘AI产品:意法半导体推出配备Neural-ART加速器的STM32N6系列 [20];英飞凌推出旨在提升机器学习能力的PSOC Edge系列微控制器 [20] - 安全产品:恩智浦MCX L系列集成EdgeLock安全元件 [21];英飞凌AURIX TC4x系列满足ISO/SAE21434网络安全标准并支持后量子加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