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玉玦
icon
搜索文档
“玉礼乾坤——凌家滩87M4精品文物展”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展出
央视网· 2025-05-19 11:41
凌家滩遗址概况 -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距今5800年-5300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 [2] - 1985年发现,出土大批重要玉石器,是长江下游同时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聚落遗址 [2] - 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2] - 1987年发掘的M4墓葬是遗址中最为瞩目的一座 [2] 展览背景与意义 -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16日故宫博物院举办"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首次完整合璧展出历年出土文物 [4] - 2025年推出"玉礼乾坤——凌家滩87M4精品文物展",精选104件文物,助力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4][5] - 展览集结国内四家机构近400件(套)凌家滩出土玉石器,含1130余张高清大图及200余张工艺微痕迹图 [5] - 故宫收藏的凌家滩玉器大多为首次公开 [5] 87M4墓葬考古价值 - 1987年第一次发掘时发现,是凌家滩考古史上的里程碑 [7] - 出土大量精美罕见随葬品,包括玉版、玉龟、玉勺、玉璜、玉管等 [9] - 1993年故宫博物院收藏这些玉石器,通过保护研究使其获得国际关注 [9] 墓主人身份解析 - 考古表明87M4墓主人集政权、神权与技术权威于一身,拥有贵族、工师、巫师三重身份 [13] - 作为工师:甄选玉料、教授技艺,随葬品证明凌家滩玉器加工水平先进 [15] - 作为巫师:担负观象授时、沟通神鬼职责,参与天文历法与宗教活动 [20] - 玉版、玉龟、玉签等礼器表明其在贵族阶层中专职"巫师"身份 [22] 展览文物亮点 - 玉立姿人、石钺、玉石料、玉玦、玉版、玉龟、玉签等均为新石器时代凌家滩文化晚期(距今5500~5300年)文物 [11][13][17][19][24][26][27] - 玉龟与玉版组合反映史前天文学与原始信仰体系 [22][24][26] 展览信息 - 时间:2025年5月16日-8月16日 [29] - 地点:凌家滩遗址博物馆 [29]
楚玉风华:楚人如何将浪漫与灵动注入玉石|观展
经济观察报· 2025-05-17 08:47
华夏玉器文明发展脉络 -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玉器体现长江流域巫术信仰 玉虎头像以圆雕技法刻成獠牙外露 玉蝉腹部弧线精准如机械切割 [3][4][5] - 商代盘龙城玉戈长达94厘米 采用本地蛇纹石仿制中原礼器 未开刃设计凸显礼制功能 [7][8] - 西周曾国玉器严格遵循周礼 叶家山28号墓玉鹿高5厘米 颈部穿孔残留丝绳痕迹 [14][15] - 春秋战国时期楚式玉器突破礼制束缚 九连墩1号墓双龙云纹玉佩采用透雕工艺 龙身呈S形动态 [19][21] - 明代梁庄王墓金镶宝石白玉云龙帽顶镶嵌红蓝宝石 五爪龙纹体现亲王威仪 青白玉持荷童子佩高5厘米展现世俗化倾向 [25][28][29] 玉器工艺技术演进 - 肖家屋脊玉器采用分层减地工艺 透雕玉片饰兽眼从平面中"破茧而出" 罗家柏岭玉蝉翼薄如蝉纱 [5] - 盘龙城玉柄形器出土42件 平刃末端钻孔系绳 绿松石串饰指甲盖大小通过精巧工艺呈现 [9][10] - 曾侯乙墓十六节龙凤玉挂饰用5块玉料雕成 可卷折活动 四节龙凤玉佩雕刻7条卷龙4只凤鸟 [17] - 楚国谷纹玉璧表面密布乳钉凸起 江陵望山龙形玉佩水滴形龙眼设计突破商周程式化纹样 [20][21] 玉器社会功能变迁 - 新石器时代玉器作为巫觋通神媒介 玉人头像被奉为最高神灵 构建"祖灵驭虎御天"信仰体系 [4][6] - 商周时期玉器转化为等级标识 盘龙城玉璋扉牙如山岳层叠 玉戈形制统一彰显王权 [8][12] - 战国玉器出现实用化转向 曾侯乙墓玉器240件 组佩构件出现几何造型 楚式玉器融入巫风元素 [17][22] - 明代《明会典》法典化规范玉器使用 梁庄王墓青白玉谷纹圭长23厘米 严格匹配亲王身份 [25][30] 湖北省博物馆玉器展陈 - 展品覆盖新石器至明清时期 北馆一楼设湖北古代文明展厅 南馆三楼设楚国八百年专题展 [33] - 曾侯乙展厅展示十六节龙凤玉挂饰等战国精品 梁庄王展厅陈列金镶宝石白玉帽顶等明代珍品 [17][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