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式越剧《红楼梦》

搜索文档
长江剧场焕新归来!变身“观演-体验-消费”综合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5-29 22:47
历史沿革与定位转型 - 长江剧场始建于1923年,原名卡尔登大戏院,由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以设备先进和装饰奢华著称,被誉为"中国话剧大本营" [5][10] - 上世纪50年代更名为长江剧场,90年代因城市开发淡出,2018年翻修后重新开放 [6][10] - 近期从单一演艺空间升级为"观演-体验-消费"一体化文商旅综合空间,定位城市黄金地段的文化地标 [2][3][5] 空间改造与硬件配置 - 包含"红匣子"(230座)和"黑匣子"(100座)两个小剧场,主打"小而美"特色 [7][11] - "红匣子"采用镜框式舞台,最远观剧距离10米,座椅可灵活摆放 [7][13] - "黑匣子"配备11块升降台和全息声技术,实现舞台与观众席零距离交互 [7][13] 内容运营与业态创新 - 推出"海派声韵""海派喜剧"等四大系列演出,融合传统艺术与现代表演形式 [7][13] - 一楼增设文创销售区,引入国家京剧院、迪士尼授权产品及上海老字号"蝴蝶酥" [8][14] - 长期驻演环境式越剧《红楼梦》,采用270度环绕舞台技术 [16] 文旅融合战略 - 开发"黄河路怀旧经典""戏曲研学"等城市漫游路线,串联周边文化地标 [9][16] - 与宛平剧院联动运营,整合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资源打造文艺打卡地 [7][11] - 通过演出、展览、商业的立体化组合形成文旅商体验系统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