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融合

搜索文档
成都全面进入夏日消费季,文商旅融合亮点多 新场景释放吸引力 冰凉主题有点“火”
四川日报· 2025-07-24 14:20
夏日消费新场景 - 成都多家大型购物中心推出冰凉主题活动,带动客流和销售显著增长,其中成都天府招商花园城近5日客流环比增长51%,销售环比增长28% [1] - 成都万象城结合《王者荣耀》IP打造线下活动,吸引大量年轻人参与,推动零售、餐饮、文旅等业态火热 [3] - 成都大魔方招商花园城推出超1500平方米的小熊猫主题无动力乐园,项目整体销售实现环比增长44% [3] 文商旅深度融合 - 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邀请展融入城市商业空间,日均观展人数近200人,大多数观众体验时间超过30分钟 [4] - 成都老建筑和工业遗址以非标商业形式涌现,预计全年新增11个非标商业项目,合计约9.7万平方米,其中8个已在上半年开业 [5] - 文商旅深度融合带动零售商业市场升级,2025年将是成都零售商业市场存量更新发展的窗口期 [5] 夏日消费潜力挖掘 - 成都商业体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IP联动和亲子乐园等方式,全面进入夏日消费季 [2][3] - 艺术展与城市更新街区结合,探索文化艺术与商业空间融合的可能性 [4] - 非标商业衍生新形态,场景更新成为零售商业市场发展的重要特征 [5]
旧空间→新天地 老胡同在“共生”中蝶变迎“新生”
央视网· 2025-07-17 16:08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1]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24.9万亿元,同比增长2.8%,部分资金用于城市更新改造 [1] 城市更新项目进展 - 北京市西城区姚江胡同通过申请式退租改造,49户居民中37户搬迁,违建拆除后恢复四合院形态 [3][5] - 腾退房屋改造为人才公寓,吸引新居民入住并改善居住体验 [5] - 改造后胡同吸引商户入驻,商户参与社区治理维护,形成共生街区 [7][9] 商业与文化融合 - 西城区大吉巷商业街区开业当日客流突破20万人次,填补周边大型商业综合体空白 [11][13] - 项目通过空间优化挤出1.2万平方米公共绿地,文保区面积达3000平米 [13][15] - 商圈融合宣南文化元素,带动文商旅消费,商户营业首月表现"超预期" [15][17] 政策与投资支持 - 中办、国办印发文件将"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列为城市更新重点任务 [17] - 全国14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月已下达8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城市更新专项 [17]
70岁的“北京市牛奶公司”变网红!看北京老字号如何拿捏年轻人|提振消费看京潮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40
老字号品牌创新转型 - 三元食品启用"北京市牛奶公司"IP打造新茶饮旗舰店,通过现打鲜奶、自打冰淇淋、机器人咖啡等互动项目吸引年轻消费者,工作日下午需等位[1][2][4][6] - 门店融合传统玻璃瓶打奶与现代自动化设备,提供10厘米以上冰淇淋打折、30厘米免单等挑战机制,同时销售奶皮子酸奶、二八酱奶茶等网红产品[8] - 计划在北京西站、国贸等地开设差异化门店,包括交通枢纽店、购物中心店及高校店,探索鼓楼文创产品开发[13] 文商旅融合新场景 - 北京稻香村零号店推出"青铜器"点心盲盒及毛绒挂件,瑞蚨祥开设350平米国风美学空间展示丝绸制作全流程,形成"可打卡、可传播"的消费体验[9][11] - 同仁堂"知嘛健康"、北冰洋"北平制冰厂"、白塔寺药店"耀咖啡"等老字号通过跨界场景创新成为社交媒体爆款[14] - 政策支持餐饮+文旅体博融合,对进景区/博物馆的门店最高补贴200万元,老字号数字化营销最高支持100万元[15][16] 行业战略与政策支持 - 北京市计划2025年老字号总规模达2000亿元,推出知识产权保护、文脉赓续等十大行动30项举措,单店改造最高补贴300万元[15][16] - 老字号通过链接元宇宙、AI等技术重构消费场景,形成"守艺+焕新"双轮驱动模式,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载体[15] - 274家北京老字号中137家为中华老字号,数量全国第二,政策从单点保护转向系统性生态构建[15][16]
北京消费结构与趋势|北京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成荣:多措并举增强消费动力,为扩大消费释放新空间
北京商报· 2025-07-14 14:33
消费结构转型 - 我国消费结构呈现从单一到多元、从基础到高质的转型轨迹,通过文商旅融合、场景创新、数字赋能、品牌升级等多措并举激发市场活力 [1] - 消费结构最初调整体现在商品内部构成优化,食品支出占比持续下降,穿着和家用电器消费比重稳步提升,为后续消费升级奠定基础 [3] - 当前消费市场最显著特征是服务消费、精神文化消费增速明显快于传统商品消费,经济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北京市2017年将总消费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时作为统计指标 [3] 行业数据表现 - 北京市2025年1—5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金银珠宝类、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1.0%、13.7%、11.9%和9.9% [4] - 汽车和通讯产品消费下滑,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下降22.2%,汽车类商品下降21.1%,燃油车降幅较深 [4] - 手机更换周期从18—24个月延长至36—40个月,反映耐用消费品生命周期变化对行业结构的重塑 [4] 消费动力因素 - 消费动力强弱取决于消费能力与消费信心,需通过多维度政策协同发力 [6] - 消费能力提升有赖于居民收入实质性增长和储蓄结构优化,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就业扶持力度 [6] - 消费信心与未来经济前景和收入增长预期相关,需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创新消费场景、提升供给质量 [6] 消费环境创新 - 文商旅融合发展成为重要路径,北京推动服务消费从被动供给向主动创造转变,打造文化IP、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培育演艺新空间 [7] - 创新消费场景是激活市场的重要突破口,康养、体育、文化等新兴消费领域彰显场景化消费带动力,优质内容是场景打造的核心竞争力 [7] - 消费体验多元化趋势明显,需满足不同年龄层对沉浸式快乐、情感、探索等差异化需求,旧换新政策需精准化实施 [8] 数字消费与品牌升级 - 数字消费需推动互联网平台升级,利用AI赋能实体商业数字消费场景,鼓励特色直播电商基地建设 [8] - 老字号品牌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赢得国内市场,文创产品受境外游客青睐,北京应加大支持力度 [9]
北京消费结构与趋势|北京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成荣:消费结构动态变化,需多措并举增强消费动力
北京商报· 2025-07-14 14:25
消费结构转型 - 我国消费结构呈现从单一到多元、从基础到高质的转型轨迹,通过若干阶段性调整逐步实现 [1][3] - 消费结构最初调整体现在商品内部构成优化,食品支出占比持续下降,穿着消费和家用电器消费比重稳步提升 [3] -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延伸,从生存型需求向发展型、享受型需求拓展 [3] - 当前服务消费、精神文化消费增速明显快于传统商品消费,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3] 消费环境营造 -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需要系统施策、精准发力,通过文商旅融合、场景创新、数字赋能、品牌升级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1] - 既要注重短期促销政策的有效性,更要着眼于长期制度环境的优化,实现消费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提振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关键在于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消费环境,需从多维度、多层次实施创新举措 [3] 文商旅融合发展 - 文商旅融合发展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路径,将商品消费、服务消费与文化消费、艺术消费有机融合,形成相互促进的消费生态 [4] - 北京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服务消费从被动供给向主动创造转变,通过打造文化IP、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培育演艺新空间等方式引导消费升级 [4] - 文商旅融合模式丰富了消费供给,提升了消费体验的价值内涵,为服务消费增长注入新动能 [4]
首发经济火热文商旅加速融合 上海重回全国消费第一城
中国经营报· 2025-07-10 20:16
上海文商旅消费市场发展 - 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开放首小时涌入7500名游客,显示文商旅市场加速发展 [1] - 1-5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2.11亿元同比增长1.4%,重回全国消费第一城 [1] - 上海正扩大文商旅融合消费,部分商圈向"全球顶级零售目的地"进发 [1] 沉浸式体验与IP消费趋势 - 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创"剧好玩MART"市集,半天内吸引大量影迷参与共创涂鸦 [2] - LV全球唯一"巨轮"路易号整合展览、零售、咖啡业态,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4][5] - 张园改造后形成"文化地标+高端商业"复合生态,推动商圈业态升级 [5] 南京西路商圈升级动态 - 兴业太古汇引入LV、巴黎世家等顶奢品牌,拉升项目定位档次 [5] - 梅龙镇伊势丹广场歇业改造,未来或承接区域升级引入奢侈品牌 [7] - 张园西区占项目1/3,剩余部分2024年中分阶段开放并将连通三条地铁线 [6] - 恒隆广场扩建新增3080平方米零售面积,可租赁面积增加13%,2026年竣工 [6] 政策与市场驱动效应 - 二季度上海通过消费券、55购物节等活动激活消费,商圈客流量与零售额双增 [6] - 戴德梁行指出购物中心将向城市文化载体与消费创新平台演进 [1] - 南京西路商圈预计形成"高端品牌生态闭环",巩固全球消费热点地位 [7]
南京浦口火车站文商旅融合焕新发展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7-09 07:19
历史建筑活化与文商旅融合 - 南京浦口火车站文化旅游区通过"老建筑+新内容"的创新实践,将百年老站转型为文商旅综合体,实现历史肌理与潮流文化的融合[1] - 街区保留火车站大楼百年建筑的历史质感,同时引入泡泡玛特等潮流文化IP装置,吸引年轻群体[2] - 创新模式让老建筑从历史符号转变为可触摸的生活空间,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新窗口[2] 文化活动与情感共鸣构建 - 举办"背影的重量·脊梁的温度"主题摄影展,30幅作品通过父子情深等场景展现情感联结[3] - 展览设在朱自清雕像旁,将文学意境与当代影像结合,实现历史文化从教科书走向生活场景的转化[3] - 父亲节期间开展亲子合影、露天电影等活动,通过可参与、可分享的形式引发市民情感共鸣[3] 商业运营与消费潜力挖掘 - 街区探索"文化体验+消费转化"新模式,风雨廊书店、背影咖啡等商家推出文化惠民活动[4] - 活动带动周边文创、餐饮消费额显著增长,构建文化、商业、旅游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4] - 未来将深化"文旅+IP+消费"机制,通过"小而美"的精准运营持续挖掘区域消费潜力[4]
2025年北京文化消费狂欢攻略“出炉”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8 15:14
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 北京市商务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包含时尚场景育新、活动提升、品牌创新等5个专项行动21项举措 [1] - 方案旨在激发北京时尚消费潜力、彰显首都时尚魅力,融合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和多元资源提升文化消费品质 [1] - 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通过文化业态提升商业品质,展现首都时尚风采 [1] 演艺产业发展政策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北京市推动演艺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包含10条重要举措 [2] - 政策发放补贴支持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演艺新空间、精品剧目、演艺企业4个方向的创新发展 [2] - 目标为深化文商旅融合联动,扩大"演艺+"消费,推动演艺市场提质增效 [2] 文化消费新场景 - 吉祥大戏院推出360度沉浸式舞剧体验,结合老字号跨界"戏曲咖啡"等创新业态 [3] - 王府井工美大厦"予寻空间"举办非遗主题大展,集结11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品及文创产品 [3] - 百年瑞蚨祥升级350平方米沉浸式体验空间,开设高级定制区与国风文化馆,融合展陈、茶歇、摄影等多元业态 [3] 区域与群体覆盖 - 文化消费场景覆盖核心区、中心城区到生态涵养区,服务银发族至Z世代等全年龄段群体 [4] - 通过场景焕新、各区联动、跨界融合、科技创新等方式持续赋能时尚消费 [4] - 实践提升了城市时尚品位并增强消费者文化认同,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生动力 [4]
老电厂变身文旅新地标,淮北夔牛天街正式运营
人民网· 2025-07-07 14:44
项目概况 - 安徽淮北夔牛天街项目于7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定位为"工业文化+科技体验"的文商旅综合体,涵盖工业博物馆、主题商业街区、研学教育等业态 [1] - 项目前身为大唐发电厂老厂区,2018年因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关停,2020年纳入淮北市城市更新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超10000㎡ [2] - 项目以《山海经》中夔牛为文化符号,打造安徽省首个机械巨兽主题文商旅综合体,保留红砖厂房、钢铁桁架等工业元素 [3][5] 改造特色 - 创造性采用"保护优先、功能再造"原则,通过10米高机械夔牛"雷雷"、3537件工业展品等实现工业遗产活化 [5] - 四层垂直业态布局:首层为机甲巡游与动力游乐,二层设主题影院与研学空间,三层为亲子乐园,四层为潮玩文创 [5] - 夜间转型为灯光艺术展与电音派对场地,形成"日游夜演"全时段消费链,带动周边商业体出租率提升15% [5][6] 政策与市场影响 - 项目响应国家发改委《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入选安徽省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典型案例 [2][6] - 试营业首月即吸引大量游客,未来将推广至更多工业遗存,推动淮北从"单一景点"向"全域旅游"升级 [6] - 市委书记强调工业遗产是"转型的财富",可形成"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带得动消费"的城市名片 [6]
中指研究院发布2025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白皮书 文旅商业等有望迎发展新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8:42
行业现状 - 2025年1月至5月全国商办用房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0 9% 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 9%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00城纯商办用地推出面积同比降幅约25% 成交面积同比降幅近两成 [1] - 2025年1月至5月全国新开业3万平方以上零售商业项目89个 较上年同期减少9个 [2] 存量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3万平方以上已开业零售商业项目总数超6700个(约5 9亿平方米) 五大城市群占比约60% [2] - 2025年上半年百街商铺平均租金24 16元/平方米/天 环比下跌0 35% 跌幅较2024年下半年收窄0 16个百分点 [2] - 百MALL商铺平均租金27 05元/平方米/天 环比下跌0 12% 跌幅较2024年下半年收窄0 19个百分点 [2] - 二季度重点城市写字楼平均租金4 57元/平方米/天 环比下跌0 34% 上半年累计下跌1 06% [2] 企业策略 - 头部企业通过标杆项目打造 招商调改 空间业态创新等策略稳定在营项目出租率 [3] - 多数企业聚焦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高能级城市 同时拓展优质三四线城市 [2] 未来趋势 - 社区商业因政策支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及居民日常消费集中度高等因素具备发展潜力 [3] - 文旅商业受益于消费复苏 需求多元化及政策支持 文商旅融合模式成为转型升级重要方向 [3] - 零售商业向重体验 业态多元化方向发展 服务消费升级推动业态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