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玻布
icon
搜索文档
福邦投顧:2026年PCB產業展望-有料才有算力_
2025-10-30 09:56
**2026年PCB产业展望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印刷电路板(PCB)产业链,包括上游材料(铜箔、玻纤布、钻针)、中游PCB制造、下游应用(AI服务器、交换機)[1][3][4] * **公司**:核心关注个股包括金居(8358)、尖点(8021)、富乔(1815)、台燿(6274)、定颖(3715)、金像电(2368)、高技(5439)[3] 其他提及的重要公司包括胜宏、精成科(LCS)、欣兴、华通、臻鼎、TTM、ISU、沪电股份、广合科技等PCB制造商,以及台光電、联茂、生益科技等铜箔基板(CCL)供应商[4][19][20][5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整体结论:2026年为缺料大年,材料为王** * 核心观点:AI算力增长驱动PCB全产业链需求,但上游材料供给紧张成为关键瓶颈,拥有材料或海外产能优势的公司将受益[3] * 论据:AI服务器(如Nvidia GB200/GB300/Rubin、云厂商ASIC)和高速交换機(800G/1.6T)对高层数、高性能PCB需求暴增,直接拉动上游高端材料(HVLP铜箔、Low DK玻纤布、高端钻针)需求,而材料端扩产缓慢导致供需缺口[3][4][32][36][38][41][45][47] * **PCB上游材料:供需吃紧、包产能、涨价** * **HVLP4铜箔**:需求因AI服务器良率问题上修至每月1,900-3,000吨,供给端2026年有效产能仅1,200-1,300吨/月,预计2026-2027年供需缺口达25%-42%,加工费已开启涨价周期(如三井、古河、金居等在2025Q4调涨约2美元/公斤)[3][36][38][41][42][43][44] * **钻针**:PCB大厂扩产幅度高于钻针供应商(如尖点计划从3500万支/月扩至4000万支/月),供不应求格局将延续至2027年,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利好盈利[3][32][34] * **玻纤布**:2026年Low DK二代布存在供需缺口,主要厂商(日东纺/Asahi/台玻/泰玻)产能约1000万米/月,但需求旺盛且受良率影响,价格有调整机会[3][45][47] * **PCB中游制造:高阶需求吃紧,海外产能与新兴供应商优先** * 高階PCB产能(如40-50层以上)预计在2026-2027年呈现紧张[4] * 拥有海外产能(如泰国、马来西亚)的厂商(如定颖、精成科、金像电)在获取AI大客户订单上具有优势,因应客户对中國以外(OOC)产地的要求[4][19][21][22] * AI需求导致供应链洗牌,传统消费电子板大厂(如臻鼎、欣兴、华通)在AI厚板领域暂时落后,而胜宏等厂商凭借专注AI领域跻身一线[19][20] * **下游需求驱动力:AI服务器与交换機** * **云数据中心资本支出**:2025年预计增长67%(含Amazon增长54%),2026年预计增长43%,强劲支撑AI基础设施投资[8] * **GPU需求**:Nvidia的GB200/GB300/VR200系列推动需求,2026年二线/主权云需求增长显著,Rubin系列预计2027年放量[13][15][16] * **ASIC需求**:各大云厂商(Google TPU v7/v8、Amazon Trainium2/3/4、Meta MTIA等)自研芯片在2026-2027年进入量产,带来庞大PCB需求[4][17][18] * **交换機需求**:800G交换機材料价格较400G提升60%以上,1.6T交换機将采用M8~M8.5材料,需求持续增长[50][51][52][53] **其他重要内容** * **政策与宏观环境**:美国政策(如OBBA法案、AAAP计划)通过税收优惠和鼓励基础设施投资,大力支持AI产业发展,为主权AI奠定基础[7] * **材料技术演进**:下一代AI服务器(如Nvidia Rubin)将推动材料升级至M8.5~M9等级,其中石英布因加工难度高且成本高昂(价格约为E-glass的40倍),目前并非所有应用都必须采用,M8.5(碳氢树脂+LK2玻纤布)是ASIC体系的主流选择[23][25][28][29][31] * **全球服务器出货**:参考Digitimes数据,2026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7-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