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鱼

搜索文档
品牌价值达28.6亿元,一条生态鱼链激活一域经济
中国环境报· 2025-06-07 08:04
赣江之畔,万安湖上,一条生态鱼正在书写传奇:短短3年时间,渔业产值实现翻番,品牌价值飙 升至28.6亿元…… 近年来,江西吉安市万安县锚定"万安鱼头鲜天下"战略目标,以鲜兴产、以产富民,深耕27.8万亩 水域资源,构建"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渔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条,成功打造"一条鱼激活一 域经济"的乡村振兴样板。 生态为本:培育"会呼吸"的鲜鱼秘诀 赣江,万安母亲河,一江清水由南向北贯穿全境,全长82公里。万安水电站、井冈山航电枢纽建成 后,形成两座静态水面——万安湖和心安湖,总库容超25亿立方米,是千里赣江风光最美的一段。 "好水才能养出好鱼。"心安湖畔,万安县两山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辉指着清澈的湖水说,万安 县依托水质优势,在赣江流域构建"两湖三库"生态矩阵——11.8万亩的万安湖、心安湖和蕉源水库、芦 源水库、光明水库,实施"人放天养"净水渔业。 万安湖水清见底,自然天成。为了保护这方碧水,万安县创新推出"塘育湖出"接力养殖模式,1125 吨特种鱼类在"水库健身房"强化肌肉质感;24小时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严格守护Ⅱ类水质标准,确保每一 条鱼都带着"绿水青山的身份证"游向餐桌。 鱼产业的繁荣离不开 ...
让绿水青山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人民日报· 2025-05-05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君山区推动养殖业绿色转型发展,采用“人放天养”模式养殖“生态鱼”,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并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渔业价值释放生态红利 [1][2] 分组1:君山区“生态鱼”养殖情况 - 采桑湖水域面积1万多亩,养的“生态鱼”不喂饲料、纯天然散养,售价比普通“塘鱼”贵两三倍且供不应求 [1] - 上岸渔民蔡友元原来打鱼为生,禁渔后从事“生态鱼”巡护工作,月工资3000多元,与之前捕鱼收入差不多,且湖里水质改善、鱼类和水鸟增多 [1] - 君山区统一管理全区4万亩以上养殖水面,通过“人放天养”模式养殖“生态鱼” [1] 分组2:“人放天养”模式介绍 - “人放天养”指放入鱼苗后不投放饲料,让鱼食用水中自然生长的微生物和水草等,养大的“生态鱼”几乎与野生鱼一样 [2] - “生态鱼”长得慢,一年长一两斤,普通“塘鱼”能长4 - 5斤 [2] 分组3:提升渔业经济效益的方式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采桑湖养殖胖头鱼针对剁椒鱼头,通过冷链物流向粤港澳地区销售 [2] - 与生态游结合,君山区在3000亩水面养殖“荷花鱼”,建立观鸟屋,打造网红打卡点,卖出每斤30 - 40元的黑壳鲫鱼 [2] - 采用新型养殖技术,在采桑湖边的湘北水产良种场建立全封闭室内养鱼池,利用微生物去除池中氨氮,养出“放心鱼” [2] 分组4:政府举措 - 当地政府新建风干鱼加工厂,搭建网上直播平台,完善冷链物流,释放绿水青山生态红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