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头鱼

搜索文档
碧波万顷鱼满仓
辽宁日报· 2025-10-07 08:16
10月5日清晨,丹东东港市菩萨庙镇小岛村海边,养虾池里早早撒下捕捞网,渔民穿着防水裤站在 齐胸深的海水中,合力收拢大网。"起网喽!"随着海沃养殖场负责人刘东运的一声吆喝,网绳缓缓收 紧,一只只通体透亮、圆滚滚的海蜇渐渐露出水面,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 今年75岁的刘东运已有30多年的海产品养殖经验,他有条不紊地组织渔民分拣、装箱,脸上满是笑 意:"咱们搞立体生态混养,上层养海蜇,中间是对虾、胖头鱼,下层是蛏子、蚬子,水是循环的海 水,没加乱七八糟的东西。你看这海蜇,肉厚、无杂质,今年又是好收成。" 岸边的分拣区同样忙碌,手脚麻利的妇女熟练地分拣、拆解,品相好、个头大的直接上秤。"这筐 185斤!装桶,上车!"候在一旁的收购商王大哥来自营口盖州市,是老主顾了,"我每年都来这收海 鲜,这儿的海鲜口感好,不愁卖。"他一边核对数量,一边让工人将海鲜装车,很快,车厢被装满后, 他满载而归。 "刚捞上来的海鲜就是不一样。"专门带着妻子从吉林一路自驾来丹东的游客吕东阔说,自己就是奔 着这一口海鲜来的。小两口小心翼翼地触摸刚捕捞上来的海鲜,体验丰收的乐趣。"都说'新鲜的食材只 需要简单的烹饪方式',一会儿我就在附近找个小饭 ...
让绿水青山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人民日报· 2025-05-05 06:12
文章核心观点 君山区推动养殖业绿色转型发展,采用“人放天养”模式养殖“生态鱼”,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并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渔业价值释放生态红利 [1][2] 分组1:君山区“生态鱼”养殖情况 - 采桑湖水域面积1万多亩,养的“生态鱼”不喂饲料、纯天然散养,售价比普通“塘鱼”贵两三倍且供不应求 [1] - 上岸渔民蔡友元原来打鱼为生,禁渔后从事“生态鱼”巡护工作,月工资3000多元,与之前捕鱼收入差不多,且湖里水质改善、鱼类和水鸟增多 [1] - 君山区统一管理全区4万亩以上养殖水面,通过“人放天养”模式养殖“生态鱼” [1] 分组2:“人放天养”模式介绍 - “人放天养”指放入鱼苗后不投放饲料,让鱼食用水中自然生长的微生物和水草等,养大的“生态鱼”几乎与野生鱼一样 [2] - “生态鱼”长得慢,一年长一两斤,普通“塘鱼”能长4 - 5斤 [2] 分组3:提升渔业经济效益的方式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采桑湖养殖胖头鱼针对剁椒鱼头,通过冷链物流向粤港澳地区销售 [2] - 与生态游结合,君山区在3000亩水面养殖“荷花鱼”,建立观鸟屋,打造网红打卡点,卖出每斤30 - 40元的黑壳鲫鱼 [2] - 采用新型养殖技术,在采桑湖边的湘北水产良种场建立全封闭室内养鱼池,利用微生物去除池中氨氮,养出“放心鱼” [2] 分组4:政府举措 - 当地政府新建风干鱼加工厂,搭建网上直播平台,完善冷链物流,释放绿水青山生态红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