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甲骨文系列文创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十月行记|安阳识骨记:三千年文明的当代回响
经济观察网· 2025-10-05 08:00
甲骨文的发现与历史意义 - 1899年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甲骨文,并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收购带字龙骨[2][3] - 1908年罗振玉首次考证出甲骨出土于安阳小屯,并断定此处为“殷墟”[3] - 1928年至1937年中国考古学界进行科学发掘,共出土有字甲骨24,918片[3] - 迄今殷墟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已发现的甲骨文字约4300个,其中经过考释能够确识的字约1500个[5][8] 甲骨文的内容与价值 - 著名的“祭祀狩猎涂朱牛骨”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正反两面共刻有93个甲骨文字,记录了商王武丁时期的祭祀和狩猎活动[4][5] - 甲骨文内容涉及祭祀、战争、田猎、农业、天文、医药等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5] - 一片记载车祸的甲骨详细描述了商王武丁狩猎时发生的车马事故,其中“车”字是对当时马车的忠实描绘[5][6] - 甲骨文把中国人民的历史观念提早到三千多年以前,这是世界上任何文明古国都难以比拟的[8] 甲骨文的现代传承与创新 - 年轻设计师将甲骨文如日、月、山、水等基础文字设计成系列徽章等文创产品,其中“梦”字最受欢迎,工作室去年营收不菲[12] - 数字化技术正彻底改变甲骨文研究方式,人工智能算法可在数小时内完成以往需要数月的手工拼合工作[13] - 一群“90后”创业者正在研发甲骨文表情包,使三千年前用于占卜的文字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时尚符号[14] - 一家以甲骨文为主题的轻食咖啡店营业至晚9:00,吸引大学生前来打卡[16] 安阳的城市文化与古今融合 - 安阳与洛阳、开封等古都相比保持着低调,但其守护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明密码甲骨文[2] - 当地居民如62岁的李兴恒和64岁的王大爷,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殷墟遗址紧密相连,形成了地上与地下的独特对话[8][9][12] - 在殷墟保护区内的现代民居中,居民们早已习惯了与文物比邻而居的生活[12] - 安阳是跨越三千年文明对话的见证者,古老文化活在寻常日子、扁粉菜的热气以及年轻人的创意产品中[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