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学

搜索文档
安阳识骨记:三千年文明的当代回响|十月行记
经济观察报· 2025-10-06 10:43
从商人在龟甲上刻下第一个字,到今天学者在屏幕前破译这些 密码,安阳始终是这场跨越三千年文明对话的见证者。 在这 里,过去从未真正过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每一个寻 常的日子里。 作者: 王雅洁 封图:本报资料室 在国庆黄金周的热门旅游榜单上,安阳这个名字很少出现在前列。与洛阳、开封等古都相比,这座河南省 内的"七朝古都"保持着中原城市特有的低调。 然而,正是这座看似普通的北方小城,守护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明密码——甲骨文。 龙骨重生 1899年秋,北京城的一剂药方,无意间叩开了沉睡三千年的文明大门。 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因患疟疾,在从达仁堂药店抓回的中药"龙骨"上,发现了一些奇异的刻画符号。 这位精通金石学的官员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符号绝非自然纹理,而是古老的文字。 这是一个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决定性时刻。 王懿荣当即派人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将店内所有带字龙骨全部收购。此后,罗振玉、刘鹗 等学者相继加入研究,最终循着药材商的线索,将目光投向了河南安阳西北郊的小屯村。 1908年,罗振玉首次考证出这些甲骨出土于安阳小屯,并断定此处为"武乙之都"。1915年,他亲赴安阳 考察,进一步确认这里就是《史 ...
十月行记|安阳识骨记:三千年文明的当代回响
经济观察网· 2025-10-05 08:00
经济观察报记者 王雅洁 在国庆黄金周的热门旅游榜单上,安阳这个名字很少出现在前列。与洛阳、开封等古都相比,这座河南省内的"七朝古 都"保持着中原城市特有的低调。 然而,正是这座看似普通的北方小城,守护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明密码——甲骨文。 从安阳东站驱车前往市区,沿途不见其他旅游城市常见的巨幅宣传画。出租车司机师傅说:"安阳不像洛阳有牡丹,不 像开封有清明上河图,但我们有最老的文字。" 龙骨重生 1899年秋,北京城的一剂药方,无意间叩开了沉睡三千年的文明大门。 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因患疟疾,在从达仁堂药店抓回的中药"龙骨"上,发现了一些奇异的刻画符号。 这位精通金石学的官员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符号绝非自然纹理,而是古老的文字。 这是一个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决定性时刻。 王懿荣当即派人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将店内所有带字龙骨全部收购。此后,罗振玉、刘鹗等学者相继 加入研究,最终循着药材商的线索,将目光投向了河南安阳西北郊的小屯村。 1908年,罗振玉首次考证出这些甲骨出土于安阳小屯,并断定此处为"武乙之都"。1915年,他亲赴安阳考察,进一步 确认这里就是《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殷墟"。 甲骨学的 ...
“看·见殷商”火爆开展,一文回顾百年前殷墟是如何被发现的?
北京晚报· 2025-05-20 10:00
殷墟考古发现历程 - 1928年殷墟考古首次发掘启动 由董作宾主持 出土有字龟甲555片及青铜器等文物[21][32][35] - 1929年李济主持第二次发掘 提出科学考古五原则 建立地层学记录体系 出土685片甲骨[38][39][40] - 1936年H127坑发现17096片甲骨 占殷墟出土总量68.6% 证实商代晚期都城遗址[53][54][55] 关键考古人物贡献 - 王懿荣1899年首次识别甲骨文 收购1508片甲骨 奠定甲骨学研究基础[7][8] - 董作宾八次参与殷墟发掘 创立甲骨断代十标准 完成《殷历谱》等著作[22][41][42] - 梁思永引入地层学方法 发现"后冈三叠层" 解决史前文化年代学难题[49][50] 学术价值与影响 - 殷墟考古将中国信史前推1100多年 证实《史记》商王世系可靠性[2][56][57] - 出土文物338件套 含50余件一级文物 妇好鸮尊等珍品首次同框展出[1][12] - 培养出中国首批考古学家 形成"考古十兄弟"等专业团队[50][58] 文物市场与保护 - 清末甲骨文交易活跃 罗振玉确认安阳小屯为出土地 终结汤阴假说[11][20] - 1929年地方政府与中央研究院爆发文物归属争议 催生1930年《古物保存法》[44][46][47] - 李济确立"考古不收藏"行业准则 成为考古界基本规范[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