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助力车专用蓄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湖州第一大民企:年入2280亿!掌门人26岁借5千创业,2次IPO
搜狐财经· 2025-10-07 04:42
1988年的浙江长兴县煤山镇,26岁的张天任面临一个艰难抉择。 村里办的煤山第一蓄电池厂因经营不善已濒临倒闭,负债高达10万元。 在当时,这无疑是 一笔巨款。 但张天任却从中看到了机遇,他东拼西凑借来5000元,毅然承包下这个"烂摊子"。 创业初期的艰难超乎想象。 厂子里只有十几间破房子,人才、技术、品牌、市场要啥缺啥。 张天任没有老板架子,身兼数职,既是老板,也是工人、业务 员、技术员和会计。 为了打开市场,他每天天不亮就赶头班车去上海浦东,扛着电池挨家挨户向应急灯工坊推销。 遇到厂家测试电池,他一等就是八小时。 凭借真诚和坚持, 他最终与浦东7家应急灯制造厂建立了合作关系。 第一年,工厂销售额达到80多万元,第二年突破20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这段经历奠定了张天任的经营哲学:真诚比技巧管用,长期比短期重要。 他曾回忆道:"不是你的电池一开始就最好,是你的踏实让我愿意给机会。 "这种踏实作风成为天能日后发展的基石。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开始萌芽。 张天任敏锐察觉到动力电池的巨大潜力。 当时国内电动自行车电池依赖进口,存在寿命短、续航里程不 足等问题。 他果断带领天能转型,不惜重金从复旦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