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行业发展背景、相关政策、市场动态及规模分析:技术不断突破,商业化应用尚需时日【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7 09:1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 - 通过地面供电导轨以高频交变磁场传输电能,减少车载电池组需求并延长续航里程,提升充电安全性和便捷性 [1] - 静态无线充电采用停车位充电垫方案,解决插拔安全问题但未改善续航能力 [1][4] - 动态无线充电(行驶中充电)通过道路线圈实现实时补能,显著缓解里程焦虑 [1][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亿美元,2024年超2亿美元 [1][25]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渗透率40.9% [10]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8.9%),其中纯电动车占比70.34% [12] 技术分类与核心原理 - 电磁感应技术为主流方案,传输距离短(厘米级)且效率受气隙影响 [6] - 磁场共振技术支持多设备同时充电,传输功率达千瓦级但损耗较高 [8] - 中国已发布GB/T 38775系列8项国家标准,覆盖通用要求、电磁兼容性等关键技术标准 [18][20]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主要参与车企包括宝马、特斯拉、上汽、比亚迪等,其中宝马2018年推出首款量产车型 [21][22] - 国内企业如华为、小米、蔚来积极布局专利,上汽智己2023年落地11kW大功率方案 [23] - 杭绍甬高速预留电磁感应磁圈,支持未来动态充电 [23] 政策与国际化进展 - 中国政策明确支持无线充电技术研发,列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 [16] - 日本计划2025年实现实用化,瑞典目标2030年覆盖90%公路的动态充电设施 [21] - 国际标准化组织"Qi"制定85kHz通用频率标准 [16] 基础设施现状与挑战 - 中国2024年充电基础设施累计1281.8万台(同比+49.1%),但公共桩增量同比下降8.1% [14] - 桩车增量比1:2.7,私人充电桩增速(+37%)快于公共桩 [14] - 现有充电桩难以满足即时需求,动态充电成为长途出行解决方案 [14] 未来发展趋势 - 重点突破多车并充技术、提升传输功率与效率、增强安全稳定性 [27] - 技术成熟后可能取代传统充电模式,实现"停车即充电" [27] - 市场规模将随新能源车保有量增长和核心技术突破持续扩大 [25]